05東南菱紳,東南三菱菱紳二手車
?
一則股權變更,將聲勢漸弱的東南三菱重新拉回至人們的視線中。
據企查查公開資料顯示,日前,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股權發生變更,東南三菱菱紳二手車,原來持有其25%股份的日本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退出,并由新股東福州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接手。
據企查查公開資料顯示,日前,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股權發生變更,原來持有其25%股份的日本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退出,并由新股東福州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接手。
1、東南菱紳其原型是三菱菱紳,這款三菱的MPV在國內有一定的保有量。2、東南菱紳的外形輪廓與三菱菱紳基本相同,側面和尾部幾乎看不出什么區別,只有頭部區別比較明顯。3、東南菱紳和三菱菱紳的前臉更突出一種豪華的氛圍,夸張。
經過本次股權變更后,福汽集團、華威股份有限公司(英屬維爾京群島)、福州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分別持有50%、25%、25%的股份,而東南汽車也由此前中資、臺資、日資的股比結構變為中資+臺資的結構。
東南三菱“名存實亡”已久
事實上,東南汽車早期通過臺灣中華汽車引進三菱汽車整車制造及相關技術,曾是中國市場上備受關注的品牌之一。
伴隨著三菱方面的技術扶持,東南汽車借東南汽車自主和東南三菱雙品牌格局取得了空前的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3年東南汽車銷量一度達到11.6萬輛,超過同時期的北京奔馳(11.4萬輛)及廣汽乘用車(8.5萬輛),體量與風頭正盛的一汽馬自達(11.7萬輛)基本相當。
不過,隨著后續三菱汽車的戰略轉變和國內弱勢自主品牌淘汰進程加速,東南汽車銷量持續走低,到2020年,東南汽車累計銷量僅為14654輛,不及巔峰期銷量的1/5。
目前,東南汽車旗下共有A5翼舞、DX3、DX3新能源、DX5、DX7五款在售車型,基于三菱技術打造的V3菱悅、V5菱致早已停產多年。東南三菱這邊也頗為凄涼,風迪思、藍瑟等車型早淹沒在飛速進化的中國轎車市場,尤其在推出2016款翼神后,東南三菱就再未推出過真正意義上的全新產品。
三菱為何選擇此時告別?
零五年的東南菱紳新車出廠設定的尾氣排放是國三排放標準的,該車子現在實際尾氣排放有可能只能達到國二排放,您可以看該車子玻璃右上角環保標識,那上面就有標注該車尾氣排放是國幾的。
其一,源自是三菱戰略重心的轉移,不足以支撐東南三菱的后續發展。
早在2015年,三菱汽車首席運營官Tetsuro Aikawa就表示,三菱將停止轎車和性能車的研發,未來將注意力放在SUV、皮卡以及電動車這三類車型上。過去,東南三菱產品大多依托于三菱轎車研發,而在三菱汽車戰略轉移后,也就沒有了引進全新三菱轎車的可能性。
其二,作為合資公司的車型及技術投入方,三菱汽車對其在東南汽車合資項目中25%的持股比例也心存不滿。
要知道,廣汽三菱是在原來長豐汽車架構下成立的,其股比構成遠比東南汽車簡單,這就意味著三菱汽車可以從該合資項目中獲取更豐厚的利潤;而且長豐汽車新工廠還具備生產SUV的基礎和經驗,也與三菱汽車發力SUV產品的戰略路線不謀而合。
另外,三菱選擇此時退出東南合資項目也頗具意味。
按照之前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合資車企股比開放規劃,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五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其三,三菱汽車已把更多資源傾斜至廣汽三菱身上,聚焦自己所專長的業務上。
這是因為,目前廣汽三菱的市場處境也不容樂觀。數據顯示,2020年廣汽三菱僅為7.5萬輛,不僅在體量上遠落后于同為日系陣營的“兩田一產”,甚至不及“小而美”的馬自達體量的1/2(21.4萬輛)。
為扭轉聲量漸微的頹勢,今年上海車展上,廣汽三菱透露新研發中心將在今年內投入運營,這意味著其在打造本土化產品時更具先天優勢,也是廣汽三菱晉升主流車企的關鍵一步。
我的菱紳爬坡無力,提速非常慢,平路或下坡還可以跑120或130,稍微一上點坡就明顯降下來,發動機的聲音就很明顯, 稍微加大一點油門就會熄火,今天回來在路上一連熄了好幾次。
另外,廣汽三菱還在發力未來市場,車展期間其對外預告了名為AIRTREK的純電SUV ,新車將以“e-cruising SUV”理念打造,預計于 2021 年底在國內上市,不難看出,廣汽三菱試圖用速度彌補曾經錯過的機會和窗口。
股權變更落下帷幕,“東南三菱”的故事就此結束,該來的終究會來。
對于東南汽車、三菱汽車以及廣汽三菱三方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結果。三菱撤資,讓東南汽車掙脫開三方股權不同發展理念的束縛,拓寬了自身未來發展的空間和自由度;同時,以現有條件看,三菱汽車并不具備諸如大眾、豐田這等一線合資品牌的強號召力及發展后勁,不足以同時支撐兩家合資企業的產品投放,聚焦廣汽三菱,穩扎穩打走好一條路不失為明智之選。只不過,汽車世界劇烈變化的今天,三菱汽車如何在低迷中回到正軌、重新自我定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