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汽車制造廠,一汽二汽三汽分別是?
歲月如歌,時光為證。
盛夏傍晚,襄陽基地車城一區住宅區內,高大的香樟舒展枝葉直入天空,夕陽從樹葉間灑落。斑駁的光影中,89歲的張廣瑜蹣跚而至。這是張廣瑜來到襄陽生活的第36年,如今,“老東風人”依然習慣地將周邊區域稱為“襄樊二汽基地”,早在三十多年前,這里還叫“油坊崗”。
張廣瑜在講述中將二汽在襄陽的建設稱為“出山”——在鄂西北深山峻嶺間孕育成長,二汽注定要走出大山,邁向更為廣闊的發展舞臺。
企業回麥柯萊依斯全球汽車產業平臺是會員制平臺,有中,英,日三個語言版本,提供汽車行業相關企業共同需要的世界各國供應商信息 (采購,配套、工廠情況、動態等)、汽車產銷量數據、技術,市場調研報告、含有預測的車型市場投放計劃等,節省企業在信息。
▲1984年10月5日,黃正夏為二汽襄樊基地奠基石揭幕
選址油坊崗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二汽建設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1971年6月21日二汽正式在裝配線上裝配汽車。1975年7月1日二汽第一個基本車型兩噸半越野車正式投產。1975年11月18日經報國務院批準,第二汽車制造廠生產的汽車牌名正式命名為“東風”。1978年7月15日第二個車型EQ
1978年,二汽年產銷整車達到5000輛,東風車以耐用、好修、省油等特點受到廣大客戶青睞。與此同時,鑄造能力不足等生產瓶頸也表現得日益突出,進一步擴大產能成為當時的迫切需要。
一汽和二汽的區別:1、公司來源:第一汽車制造廠是中國第一家大型汽車制造企業,位于吉林省長春市西郊,1953年動工,1956年正式建成投產。有職工7萬多人。以第一汽車制造廠為核心,由110多個企業聯合組成的中國一汽集團,主要。
1979年8月20日,二汽向一機部上報了鑄造擴建工程的計劃任務書,詳細分析了二汽鑄造生產達不到設計能力的原因。1980年3月3日,一機部在批復中指出,同意對鑄造進行擴建。當年3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準二汽“鑄造擴建工程”。
這一年,張廣瑜已在二汽鑄造二廠工作了十年。1970年,37歲的張廣瑜還在一汽鑄造廠負責生產工作,接到上級通知,需要安排他到位于鄂西北地區的十堰,建設第二汽車制造廠。
“當時我已成家,也有了孩子,就拖家帶口進了山。”言談間,當年的艱難被老人輕描淡寫帶過,他沒有忘記的是,“與長春相比,十堰當時的環境算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但我們一起來的人,沒有一個人當‘逃兵’。”
1980年10月,二汽成立鑄造三廠籌備組,啟動選址工作。鑄造三廠究竟建在哪里合適?當初,在備戰備荒背景下建設的二汽,地處偏遠山區,發展面臨著交通不便、場地受限、信息不靈、資源短缺等矛盾。為了發展,鑄造三廠一定要走出大山,同時,從運輸成本和調度考慮,鑄造三廠還要選在十堰附近。
“我雖不在籌備組工作,但我也認為鑄造三廠應該走出大山,二汽應該到有更多發展條件的地方去尋求更好的發展,為祖國的汽車工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這也是當時二汽許多人的一個夢想。”張廣瑜說。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簡稱國有特大型汽車生產企業,一汽總部位于長春市。第二汽車制造廠,也稱“二汽”。是1969年才開始在湖北的十堰市建造的。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簡稱“上汽集團”,是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其它:一汽。
▲鑄造三廠建設工地
二汽領導對選址非常重視,先后考察了十堰白浪、丹江、谷城等幾處,認為都不太理想。1982年6月,選址小組繼續順漢江而下,用兩個多月時間踏勘襄樊十余處地方,一汽二汽三汽分別是?,通過分析比較,初步確定了油坊崗、馬棚和肖灣三處。
最終,油坊崗因具有四個優勢,選址于此:地塊大,有一百多萬平方米,長遠來看給二汽發展留下充足發展空間;地勢較高,沒有防洪問題;交通以公路為主,距離襄樊市區僅10余公里;土地貧瘠,占用良田較少。
彼時,張廣瑜還不知道,人生的后半程將與這個叫油坊崗的地方緊密相連。
“扎根”襄樊
我國的“二汽”在湖北省十堰市。第二汽車制造廠,也稱“二汽”。是1969年才開始在湖北的十堰市建造的,它生產“東風牌”卡車、“富康牌”轎車以及后來的“愛麗舍”轎車等等。二汽原屬國務院計劃單列管理,九十年代改名東風汽。
1986年,53歲的張廣瑜在二汽鑄造二廠任廠長、黨委書記。7月,一個平常的夏日午后,張廣瑜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二張調令——支援二汽襄樊基地建設,赴任二汽襄樊工區指揮部第一副指揮長。
這一次,他依然沒有選擇“后退”。
又是一次舉家搬遷,張廣瑜說服全家三代人一起來到襄樊,重新“扎根”。
1984年10月9日出刊的《二汽建設》記錄了當天的典禮盛況:
“5 日,襄北平原久雨初晴,蒙蒙薄霧有如輕紗籠罩著二汽襄樊基地鑄造三廠工地。8時 30 分,當二汽廠長陳清泰豪邁宣布‘二汽襄樊基地奠基典禮開始’后,黃正夏、陳清泰、李惠民、陳玄德同襄樊市市長章治文、省建一局局長洪滋一道,揭開了紅幕,露出了由中國汽車工業的開創者、二汽老書記、老廠長饒斌同志題寫的奠基石。這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吊車向藍天揮動巨大的臂膀,推士機向大地伸出鋼鐵巨掌,工地的歡騰震撼著襄北大地,也震撼著每個參加典禮的人心;一座新型現代化的汽車工業基地從此在這里崛起了!”
▲二汽襄樊基地建設中
在建設襄樊基地的方式上,二汽吸取十堰工廠“包建”“聚寶”的經驗,對襄樊基地的各個工廠采取由十堰各專業廠包建的方式進行建設,即包領導班子配備、包設計、包設備、包技術工人、包投資,力求高起點,建設二汽“現代化新技術的樣板廠”。
令他欣喜的是,來到襄樊后他見到了許多曾在十堰基地共事的技術專家。“動力專家田潤生、機床自動控制專家吳早蘭,以及工藝設計專家姚介民、動力自動控制設計王華新等,他們都曾先后在一汽、一重、二汽十堰基地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們在基地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說。

從城市入山林,從山林到平原。
四季輪換中,這些遠離故土,又再次踏上創業之路的二汽人,用他們的智慧與勤勞,耕耘這片荒蕪的土地,繪就了二汽的夢想與未來。
人物簡介 張廣瑜(1970年從一汽調入二汽工作,1986年從十堰基地調到襄樊基地工作,曾歷任二汽鑄造二廠廠長、黨委書記,二汽襄樊基地建設指揮部第一副指揮,襄樊管理部黨委書記等職務。)
第二汽車制造廠,稱為二汽,即 東風 汽車集團。總部所在地,湖北武 漢 ,第一生產基地,湖北十堰,第二生產基地,湖北襄樊,其它生產基地,廣州,杭州,武漢,新疆,云南,四川。第二汽車制造廠,也稱"二汽"。是1969年才開。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