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激光雷達,汽車激光雷達有什么用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2021年,新能源汽車開始了爆發式增長,早前并不被看好的新勢力企業也逐漸展現出了其強勁的爆發力。也是在2021年,我們也見證了華為、小米等具有跨界涉入汽車領域,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開始展現其威力。在過去的一年,汽車激光雷達有什么用,除了紛紛入場造車的各界巨頭,智能汽車在技術領域又有哪些新的動向?話不多說,我們看看過去的一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技術趨勢吧。
激光雷達內卷
2013年馬斯克發了條推特說要給Model S開發輔助駕駛系統,拉開了量產乘用車高階輔助駕駛大戰的序幕。彼時放眼全球,車載自動駕駛激光雷達還是機械式激光雷達獨步天下,一個128線的激光雷達也就人民幣70萬左右,這就算裝在Model S上價格都至少得翻倍了。也因此,老馬義無反顧的一頭扎進了純視覺路線,此后高階輔助駕駛的純視覺和激光雷達路線之爭就一直甚囂塵上。
到了年末的廣州車展上,要不要激光雷達已經不再是個問題,要幾顆變成了新的問題。廣汽埃安打出了3顆激光雷達“領先一代”的口號;而長城旗下的全新品牌沙龍,更是直接在宣傳海報上挑釁式的寫到”4顆以下別說話“......
激光雷達進入了內卷時代。
不過,過去的一年中激光雷達在技術上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過去機械式激光雷達動輒數十萬的售價很大部分的成本花在了幾十甚至上百對的激光收發模組上。如今混合固態激光雷達通過掃描模式的創新,利用有限的激光收發模組上下左右移動實現更大面積的掃描,降低了激光雷達的制造成本。同時通過將激光收發模組集成在芯片上,不僅價格更低,還取得了更小的體積和更高的穩定性,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終于實現了滿足嚴苛的車規級要求,可以大規模裝備在量產車型上。
而在掃描模式上,技術方案可謂是百花齊放。蔚來ET7搭載的圖達通激光雷達采用的是二維轉鏡方案,首先通過一面上下轉動的鏡面讓激光上下掃描,在通過一條快速轉動的多面棱鏡實現左右掃描,兩個鏡面配合就能讓一束激光實現上下左右的逐行掃描。極狐阿爾法S HI版搭載的華為激光雷達也采用了類似的二維轉鏡方案;小鵬P5搭載的大疆覽沃浩界激光雷達則通過兩面有斜邊的透鏡,利用光的折射對激光進行偏轉,兩面透鏡以不同速度轉動就能讓一束激光掃描出一偏花瓣狀的區域;廣汽埃安LX、威馬M7等車型搭載的速騰聚創混合固態激光雷達,采用的則是MEMS微振鏡方案,將激光打在一個可以上下左右快速擺動的小尺寸鏡片上實現掃描,通過控制鏡片的轉動還可以對部分區域進行更密集的掃描......
頂級智能芯片搶灘中國車市
2020年開始爆發的“芯片荒”在2021年依然是汽車領域的關鍵詞,與基礎芯片的嚴重短缺相對的,卻是頂級汽車智能芯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而這樣的趨勢在國內尤其明顯,隨著智能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快遞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了頂級智能芯片的角斗場。
挑戰1000km續航
新能源車銷量在2021年取得了爆發式增長,產業拐點開始出現。不過對于消費者而言,純電動車型的續航能力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各大車企也在向著更長的續航里程發起挑戰。在2021年,已經有車企公開宣稱將推出續航能力突破1000km的車型。
激光雷達是以發射光束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達系統。其相當于我們的眼睛,具有很強大復雜的信息感知和處理能力。激發光雷達在很多年前就被廣泛應用于飛機避障、偵查成像、導彈制導等領域,應用場景極為豐富。汽車激。
在2021年年初,蔚來在NIO day上公布了150kWh固態電池組方案,雖然隨后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蔚來發布的150kWh固態電池組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固態電池,而是半固態或混合固態電池,不過依然擋不住大家對于這款電池組的期待。
據蔚來官方介紹,全新的150kWh固態電池組采用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無機預鋰化碳硅負極以及納米級包覆超過鎳正級設計,其中固液電解質可確保電芯安全,而無機預鋰化工藝的硅碳負極,配合納米級包覆工藝的超高鎳正極,在能量密度躍升的同時保證壽命,相較于常規的三元里電池,提升了50%的能量密度,達到360Wh/kg。
同時,所有蔚來車型均可升級該電池包。搭載150kWh電池包后,蔚來全系車型獲得超長NEDC續航,2018款ES8將超過730km,全新ES8將超過850km,ES6和EC6將超過900km,ET7更是可以超過1000km!此外,蔚來官方還在發布會上宣布,150kWh固態電池組最早將于2022年第四度交付。至于到時候是否會真的交付,我們太平洋汽車網將持續跟進!
到2021年年末的廣州車展上,廣汽埃安帶來了新車型AION LX Plus,新車的一大亮點是官方標稱該車擁有1008公里的續航里程(CLTC工況下),電池容量達144.4kWh,而實現超過1000km續航的秘密就在于AION LX Plus電池的硅負極技術。
汽車上的激光雷達是汽車的一個功能配置,是當下汽車行業非常流行的技術。汽車的激光雷達主要用于自動駕駛上,可以幫助汽車感知道路環境、自行規劃行車路線、控制車輛達到預定目的地等。汽車的激光雷達可以說是汽車的千里眼。具體介。
傳統鋰電池的負極都是采用石墨,而為了提升負極的鋰離子儲存能力,廣汽所使用的電池在負極中添加了硅,官方表示參雜后電池負極的鋰離子儲存量提升了9倍。能量密度的提升使得同樣的體積下電池能儲存更多的電能。因而AION LX Plus在不增加電池組大小的前提下實現1000km的超長續航。
除了蔚來和廣汽埃安,馬斯克也表示特斯拉將推出續航超過1000km的車型,目前尚沒有更詳盡的信息,預計特斯拉會依托其前一年發布的4680無極耳電池實現這一目標。
不同于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在安全性方面有著突出的表現,但能力密度會有所下降。比亞迪創新性的刀片電池讓磷酸鐵鋰電池組在能量密度上有了大的飛躍。同樣在2021年,比亞迪刀片電池也傳出喜訊,雖然遠不及前文提到的超1000km的成績亮眼,不過將在今年上市的比亞迪唐EV將推出換代車型搭載的刀片電池的能量密度包提升至150wh/kg,較現款提高了10wh/kg。
雖然在實際使用中,官方公布的CLTC工況下續航里程多半會有所折扣,不過當這一數字達到1000km時,實際續航里程也必然在700km以上,足以應付日常的中短途出行需求。
換電成為新動向
【太平洋汽車網】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中的作用,主要是3D/4D環境感知,探測車輛行駛過程中的路況和障礙物,把數據和信號傳遞給自動駕駛的大腦,再做出相應的駕駛動作。激光雷達可以說是自動駕駛中無形的眼睛,一輛車上大大小小的。
近日,寧德時代突然發布了旗下全新換電品牌EVOGO樂行換電,正式開始布局換電業務。而早在寧德時代之前,換電業務已經在業內顯現了一波熱潮。2020年11月2日,我國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中不再單獨提及“充電”,而是統一使用了“充換電”的說法,換電在我國新能源規劃中被提到了與充電同等重要的水平。
在《規劃》發布后不久,吉利、廣汽埃安、威馬、哪吒等品牌紛紛推出了旗下的換電版車型。其中吉利不僅加速了旗下易易換電的發展進程,在年底召開的“智能吉利2025”為主題的品牌新品及戰略發布會上,吉利還宣布將推出全新的“換電出行品牌”。據悉,吉利在“換電架構、換電站、換電車輛”領域已經擁有上千項技術專利。到2025年,實現100個核心城市布局5000座極速換電站,滿足100萬輛車的換電需求。
同時作為換電領域的領頭羊,蔚來在2021年推出了其全新的第二代換電站,擁有更大的電池倉,最多可裝載13塊電池組,日服務能力最高可達312次,相比第一代提高超過3倍。另外,第二代換電站不需要將車抬升完成換電,只需要把車停在指定位置上即可。第二代換電站可兼容蔚來150kWh電池組。
隨著換電寫入了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換電站的部署也被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較早使用和最堅定推廣換電模式的蔚來,憑借今年來部署的換電站,在相關服務和技術上也取得了不少的經驗積累。隨著蔚來汽車銷量攀升,更大、效率更高的第二代換電站對蔚來保證換電服務的質量將有著重要意義。2021年12月中旬,蔚來宣布其2021年第700座換電站落成。
結語
激光雷達是通過發射光束來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達系統。它相當于我們的眼睛,具有強大而復雜的信息感知和處理能力。激發光雷達在多年前就已經廣泛應用于飛行器避障、偵察成像、導彈制導等領域,應用場景極其豐富。車。
在電動化、智能化大潮下,中國已然成為了全球最具活力的智能汽車市場。2021年,我們見證了電動汽車銷量的爆發式增長,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不斷增高,也打消了此前人們對電動化路線懷有的疑慮。目前汽車智能化也開始初現威力,供應鏈巨頭以及先于市場開始了發力,而縱觀2021智能汽車黑科技的發展動向,不難想到,在智能汽車領域,中國市場已經再一次走在了全球靠前的位置。(文:太平洋汽車網 郭睿)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