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汽車時刻表,汕頭汽車總站班車時刻表查詢
年關將至,很多團隊都計劃年會內容,在歷經“近郊溫泉旅行”、“本地豪華大餐”和“異地旅游”等眾多方案的商討后,最終我們工作室全員通過了這個Plan:
“3日2夜汕頭美食之旅”
于是在2018年的年初,我帶著小伙伴去到這個粵D的城市進行年終旅行,行程亦極為有目的性:食!
除卻路上的交通和休息,滿打滿算的48小時里,我們走了16家店,吃上數十種美食!
沿途,我拍下了每一餐的美食動態,剪輯成一條短視頻作為記錄和紀念。
無論何時何地,汕頭人民都在享受美食,從白天吃到晚上,男女老少皆是如此。
粿品、蠔烙、五果湯、果汁冰、生腌海鮮、打冷、腸粉、牛肉丸、鹵鵝、粿條、甘草水果…有些美味只有在當地才能感受到,大家先擦干口水,想吃,還是來一趟吧。記得準備好胃口和好心情,出發~
DAY 1 廣州-汕頭
為了不浪費時間在路上,我們一行人乘坐高鐵直達潮汕站,提前預約好租車服務,一路自駕,開啟吃吃吃的汕頭之旅。
第1站:飄香小食
這家老字號,其實在網上有很多低分評價,越來越沒有推薦價值,帶隊來純粹因為他家粿品種類比較全,可以一次試很多。
店里沒有菜單,老板娘會按量大來推薦,而且上菜速度快得你來不及后悔。
▲一盤經典粿拼盤,韭菜紅薯馬鈴茨香芋筍菜頭紅蘿卜,八九種口味。經過煎炸后再上碟的吃法,口感有點像咸水角,但就見仁見智,要且餡料要吃一口才知道是咸是甜。
*紅桃粿鼠曲粿無米粿咸水粿,梔粿發粿甜粿筍粿,花樣百出的粿是汕頭當地人不可缺少的日常小吃,一盒咸水粿,一壺功夫茶,就是潮汕人的下午茶,地位可以拍得上香港人的菠蘿包和奶茶。
▲在汕頭,蠔烙潮汕話為o lok,其實每一家食肆甚至每家人都會做蠔烙,在這里純粹順便點來果腹,而提鮮的魚露切記酌量,否則過咸。
▲炸九肚魚(豆腐魚),想吃還必須要10點后來,因為炸魚的師傅10點后才上班。
▲吃了略微油膩的油炸食物,用魚丸清湯來整理一下味覺準備下一站再戰。
最近小公園一帶處于改造工程,路況不太好走,而且老店只收現金,如果非要說打卡粿品的店,這家就要三思。
推薦指數:★★
人均:30元
地址:金平區國平路39號(正著八角亭小巷子里)
第2站:老牌福合溝無米粿甜湯粿品店
本來想點我曾經推薦過的無米粿,但由于在前一家飄香吃的粿實在太多,在有限的胃和無限的選擇中,我們只點了幾碗甜湯,以及給小伙伴試試水粿和鱟粿。
▲五果湯是招牌爆款甜品之一,因為里面是合煮配料,比其他單品甜湯多。
▲綠豆爽的熱湯經過勾芡,比較濃稠,冷飲更像用來包粽的綠豆料頭直接加糖水......
▲水粿賣相很吸引,但我只是夾了一塊,再抬頭發現整碟被女孩們清空了。米漿做成小盤狀的水粿,凹處盛著炸過的蘿卜干顆粒,淋上糖漿,吃起來甜甜咸咸的感覺。
▲鱟粿,鱟,念hou,發第四聲。老板從鍋里取出一大塊后,用剪刀麻利地剪開一塊塊,吃起來口感有點像缽仔糕,里面餡料很足,包著臘腸、蝦米、板栗,但整體這款粿的味道也不是人人能接受的。
即使不是節假日,都是排隊點餐和等位置。需要注意的是,這家店老板會先安排講潮汕話街坊的下單,我們外地游客就只能干等。
推薦指數:★★★
人均:10元
地址:金平區福平路20號之1店
第3站:石炮臺果汁冰
你見過300元一杯橄欖汁嗎?這家店的果汁冰價格有點偏貴,所以有人叫他土豪果汁冰,果汁冰中的勞斯萊斯。雖然價格貴,但出品好,喝過石炮臺果汁冰的幾乎全是好評,這就是零添加零勾兌的效果,可算是業界良心。
除了價格,石炮臺果汁冰的話題性和噱頭,還來自于水果原料、配料、制作流程等方面。比如搭配果汁冰的奶類只選擇卡士或者益力多,調制口味的糖分只用冰糖,而且走標準化路線,精準控制水果搭配和用量比例。
店面外貼著一塊兩米多高的菜單,密密麻麻200+款果汁冰,實在是太多!足足站在菜單前看了5分鐘......選擇困難的大家還是點了常規的水果配搭試試。
剛好遇上冷空氣,但果汁冰拿到手就一定要馬上喝,可以喝到細細的冰渣,放久了就影響口感了。
雖然沒有土豪地叫上一杯過百元果汁冰,但人均已經顯而易見,價錢也跟廣州本地的連鎖式茶飲店幾近。
推薦指數:★★★★
人均:25元
地址:石炮臺路2號觀海居7號鋪面
第4站:阿鴻海鮮排檔
在14、15年間我都光顧過不少,當時的阿鴻還只是路邊攤,但偏偏潮菜大師林自然的徒弟主理,四個炒鑊看顧八個爐頭,忙得不亦樂乎,鑊氣十足的大排檔風味確實讓人著迷。
其后阿鴻海鮮排檔因為上過《舌尖》,讓不少吃貨游客都曾慕名來吃,開始在馬路對面開辟店面。用餐區和店面是分開的,沿著店門右邊樓梯上去就到,最近餐廳新裝修完,整潔了不少。
▲這里的海鮮食材沒有標價,要吃什么就跟老板講,他會介紹做法,合適便可以下單。
▲酸菜炒花甲、清蒸海魚、炒鵝腸等幾款地道排檔菜,用料是新鮮的,味道也是相對有地域特色,但看個人口味,確實是褒貶不一。
▲招牌豆醬焗蟹是每次必點的一道菜。用普寧豆瓣醬涂勻切塊的肉蟹,將大量焗至金黃色的蒜瓣放在蟹面入鍋,加蓋加水燜焗而成。說實話,蒜頭才是精華,吸收了大量的蟹香醬香,粒粒金黃,入口酥粉軟香。
▲曾幾何時,阿鴻炒粿條是大贊之物,今次也想點個牛肉炒粿條,殊不知老板卻提出可以換成九肚魚,可惜這樣一番搭配,味道和賣相都不太適合我們,反正想要嘗鮮的朋友需要慎點。
推薦指數:★★★★
人均:82元
地址:金平區福合埕食街
中場休息:老熟地老香黃
為了有更好的戰斗力,這時候最好散散步,讓胃部消化一下,轉角遇見老香黃。
原本位于天后宮旁大樹下的這家“老熟地老香黃”藥店,蔡瀾2007年曾經來過,在《蔡瀾日記之小藥店》中用典型的享樂語氣描述老香黃:“哈哈,一方面讓你有胃口吃東西,一方面又幫助消化,可真是神奇了……我可以保證,比喝可樂好得多!”
“老香黃”原材料是藥用植物佛手的果子,大則幾斤,小則幾兩。以果實為原料,經特制而成的潮汕藥用涼果,可以泡水也可以含食,除此之外還有老熟地、老藥桔等各種涼果。
由于各種涼果價格差異都比較大,一包老香黃就過百,而一包老藥桔則只需幾十塊,一杯老香黃才4塊,因此,人均就豐儉由人了。
推薦指數:★★★★
地址:外馬路(老媽宮粽球斜對面)
喝一碗老香黃,繼續盤算接下來的吃喝!在潮州話中,宵夜被稱為“夜糜”,每到夜晚,汕頭大街小巷的夜糜攤兒就生意火爆,在汕頭的第一晚夜糜,選擇了到特色的“打冷”網紅店打卡:桂園白粥。
汕頭公交181路是一條汕頭的公交線路,起點站首末車時間為06:50-18:20,終點站首末車時間為06:50-
第5站:桂圓白粥
潮汕打冷其實是當地宵夜的一種,主要是一碗白粥配上各式小菜,基本上像所有夜粥檔一樣,都是這樣的配置分為四大個部分:生腌/涼拌、鹵水、煎炸小炒、“魚飯”。這種飲食文化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這里點菜,除了一碗白粥,還頗有儀式感,因為有好幾十種咸雜供你選擇。
*過去,魚飯只是作為潮汕地區一道家常菜,而現在隨著潮菜熱的興起,這一極富地方風味,魚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著特殊而且奇妙的地位,"以魚當飯",魚上升到了米在中原人民心中同等重要的地位。鮮魚經打鱗劏肚去腮,洗凈后用鹽水浸泡,裝于小竹筐中再放入大鍋里用高濃度鹽水煮熟,晾涼后即成魚飯。
生腌的海鮮,配粥下酒非常惹味,不過第一次吃的朋友就不要太“用力”了,畢竟是生的海鮮食材,即使再怎么好吃,也要“量腸胃而行”。
▲這次點了腌蟹、腌生蠔,可能因為是生的肉質相對滑,但生腌這些配菜也不是人人能接受這種口感。
▲另外也有一件語言上的趣事,老板說:“肉剪要不要來一份!”然后發現我們好像聽不懂,就繼續說明“肉剪啊,剪起來的剪,油炸的!”一邊指著“剪”的實物,一看恍然大悟,原來是肉卷(卷章)啊,來一份!
*作為潮汕經典小吃之一,卷章的制作一直是純手工,外表與春卷類似,但又與春卷不同。卷章就地取材,用腐皮裹上蔬菜、肉食等材料卷制而成,然后蒸煮再煎炸切段,基本家家戶戶都會做這道小吃。
▲順道說一下,這一頓宵夜明明已經是第六餐,但25分鐘內風卷殘云,一掃清盤。
▲白粥+午筍魚飯+豆醬豆腐+炒麻葉,個人認為,是最完美的配搭。
因為便宜,量足,品種多,而且白粥熬得好,所以到第二天,我們午飯時間還有過來光顧了一次,但經過對比發現,晚上到店的風味會更好,而且比中午能多嘗些菜品。
推薦指數:★★★★
人均:35元
地址:長平路桂園29幢(工商銀行旁)
第6家:大樹腸粉
曾經,龍眼南路有一棵大榕樹,然后樹頭有檔走鬼的腸粉檔,無名無招牌。直到樹沒了,腸粉攤仍在,熟客們就叫它:榕樹下/榕樹頭/大樹頭腸粉......
結果汕頭創文,所有的路邊食肆均被整治,本以為它會消失,想不到老板在原本的檔口后頂了士多店的鋪位,終于入室經營,大樹腸粉,終于有名有姓了。
對于腸粉,大家肯定不陌生,潮汕腸粉用料上基本大同小異,米漿粉皮,菜肉餡料諸如此類。
最大的不同是醬料,由于各家醬料的不同,腸粉的味道吃起來就有區別。潮汕飲食文化中,醬料是一大特色,幾乎每一道菜都配不一樣的醬料,其他地方很難有潮汕地區如此執著的搭配種類。
▲這里的腸粉有牛肉、豬肉、蝦,有蛋的10元(沒蛋的9元),還記得走鬼時,只要6元就好…腸粉皮薄透軟糯,細膩但不粘口,醬油有五香味。
如果要來的,記得晚餐后才過來,而且這里人氣極旺,打包的堂食的都絡繹不絕。
推薦指數:★★★
人均:8元
地址:龍眼南路105號
在汕頭,真的不能以正常用餐計算食量和食肆,因為第一天我們已經來到當日第7家,宵夜第三家店了。
第7家:松記豬肚湯
松記豬肚火鍋其實是一家路邊小店,到店的客人無非就是來吃豬肚湯和碗面,“火鍋”只是吸引人的名字罷了。
▲一份胡椒豬肚湯,配一份蔥花腌面,賣相相當吸引。當年,有一個朋友就曾經一個人一頓宵夜吃掉7碗面!還是在吃過晚飯后的戰績。當然,也是味道尚佳。
推薦指數:★★★★
人均:25元
地址:金平區長平路68號
以豬肚湯+干面作為行程首日的句號,告慰了各自的胃口一整天,大家駕車返回酒店整頓休息,同時約好小伙伴第二日的美食行程。
DAY 2 汕頭
第8家:烏弟鵝肉面
所謂“無鹵鵝不旁派”,第二天的行程首站,是上午駕車十多公里,去很多本地美食大佬推薦的烏弟鵝肉面小店吃鵝肉!這家店的鹵鵝是使用傳統做法:柴火、大鐵鍋、老鹵汁和大大只的獅頭鵝。
點菜比較隨意,跟老板報了人數,他就切了兩大盤鹵水鵝雜錦過來。
▲鵝肝、鵝血、鵝脖、鵝掌、鵝翅、鵝胗、鵝肉,每個部位口感都迥異,都鹵得相當入味,鵝肝鵝血鮮香滑潤,掌翼和鵝胗帶著爽口彈牙的韌度。
▲這里的獅頭鵝選的是嫩鵝,所以吃起來肉質更細嫩,而且鹵味稍微輕,鵝肉的香味更濃郁,配上粿條、蘿卜湯更覺鮮美。
最后買單的時候我們震驚了,這個價格對于廣州的物價而言,是相當的高性價比!值得一提的是,這里只營業半天,從早上八點半開到中午一點半。
推薦指數:★★★★★
人均:29元
地址:外砂鎮蓬發路(迎賓路口)
飽餐一頓鵝肉后,又準備馬不停蹄地刷下一輪的美食,所以飯后解解膩,來杯果汁冰是個不錯的選擇。
00 / 18:30 / 19:00途徑: 始發:汕頭終到:棉湖 車型:--全程票價:16元總里程:84公里總用時:--出發時間:07:50 / 09:20 / 10:20 / 13:50 / 15;20 / 16:50途徑: 始發:汕頭終到:揭西(河婆)。
第9家:亞強果汁冰
來汕頭例牌會來亞強,而這家店也是這次旅行連續兩天光顧了。如果時間允許,我可以每頓飯餐前餐后都一杯。
22年前,亞強果汁冰店在市區中山路52號悄悄開張,沒有過多修飾,就開在毫不起眼的樓梯間里。但正是這家名不見經傳的開創了水果加冰制作成飲品的先河,果汁冰由此得名。
汕頭至廣州、深圳高速直達往返專線大巴平時票價90元(站內售票130以上,非廣告哦)汕頭市區范圍免費接客上大巴,每天二十多班次。我的空間和資料有聯系方式。
▲2013、2014年亞強攤檔招牌,過去這么多年,亞強招牌更換幾番,最后因為創文,攤檔才改為入室經營。
記得第一次朋友帶來這小店時,很多人是下雨也要排隊,原因無它,純以新鮮水果、碎冰、白糖打制,果肉與冰幾乎是3:1~2:1,口感非常有層次。
亞強有近百種搭配,可以連喝兩個月不重樣!
因為都是現做現賣,100%用新鮮水果制作,因此制作的過程有點慢,有行程的各位最好及早將等候時間納入規劃,門店現在下午2點半才開始營業,早點過去的話,就不用怎么排隊。
▲在這里要特別推薦特調苦瓜汁,做成果汁后,因為有特制果醬調味,所以喝起來沒有想象中的苦味,而且還有種別樣的清新感,簡直一喝不可收拾。
推薦指數:★★★★★
人均:16元
地址:中山路52號之三(春梅里公交站旁)
手里拿著果汁冰,心里已經想著另一種美食,廣場豆花是一家深受當地人喜歡的豆花店,到了附近,不怕找不到,因為這店門口都是人。
第10家:廣場老牌豆花甜湯
這家店應該不用多做介紹,從汕頭人民廣場的路邊攤干起,是汕頭人心目中的老牌。
2014、2018年招牌對照。營業這么多年,招牌不斷變化換新,但不變的還是那個圓圓胖胖的張師傅。廣場豆花排長隊是常有的事,座位常滿,價格都不貴,食客多數都習慣買完直接站在門口吃。
不同于廣東其它地區的山水豆腐花般的嫩滑,這里的豆花質地結實且味道濃郁。
▲利落盛好的一碗豆花,拌著砂糖花生末而食,就是汕頭當地人熱愛的下午茶,這里還兼營甜湯和面線。
豆花略甜,怕膩的可以兩人share一份,每日只售兩桶,賣完即止,下午要早點去才能吃的到。
推薦指數:★★★★
人均:5元
地址:金平區公園路匯濤花園1樓(近人民廣場)
第11家:街頭糖蔥餅
很多人通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認識了糖蔥薄餅這一潮汕特有的風味小吃。
▲把三張薄餅疊擺成品字形,中間放兩塊糖蔥,灑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加上一根香菜,包起來,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蔥薄餅了。
糖蔥其實是中空長方形糖條,并沒有“蔥”的。
▲之所以叫糖蔥,是因為白糖原料在制作過程中,由于空氣的進入,經過重復釘打糖塊形成了許多小孔,像蔥段并排在一起,顏色雪白,所以叫糖蔥。也正因為有了這些孔,糖蔥吃起來才酥脆不發硬。
▲糖蔥薄餅餅皮柔韌,糖蔥松脆,吃起來很有層次感,而且一點也不黏牙。一般在白天街頭都可見到拖著車子叫賣的叔叔阿姨,過去買就是了。
推薦指數:★★★
人均:5元
地點:小公園中山亭附近路邊攤
“掃街”過后是為了更好的空出胃口吃晚飯。牛肉火鍋作為潮汕美食的代表性符號,極具群眾基數的美食。
第12家:杏花吳記牛肉火鍋
5:30、7:30、8:30、9:30、10:30、11:30、12:30、13:30、14:30、15:30、17:00、18:30從汕頭中通汽車站出發,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從潮汕機場出發(17:
吃牛肉火鍋,我以前會推薦“五洲”,但這次有了新歡“杏花吳記”。從午市直落晚市,中途不休店,肉好品種全,在沒有本地人來刷臉的情況下,品質沒有落差,算上茶位、配菜、飲料、鍋底,價格也不貴。
汕頭的牛肉吃法是不經過冷凍排酸等過程,現宰現殺后馬上運到店里進行切割,然后上桌,全過程不超過四小時。
▲吊龍、匙仁、匙柄、胸口朥、牛粉、五花趾……潮汕地區的牛肉,有自己獨特的部位叫法,與西方牛排部位分布完全不同。
▲一盤盤牛肉端上來,有的肥瘦相間,白多紅少,有的色澤紅艷,肉的紋理十分鮮明。
而汕頭的牛肉口感比廣州的要軟嫩,所有部位都不例外,其實是刀工和牛種都同樣重要。
杏花現在的口碑在當地人口中也是非常好的,所以要來記得早點到,天天一到飯點都排隊!
推薦指數:★★★★★
我上個月坐過一次,是從汕頭市汽車客運中心站坐的8:00的那班車,260塊錢。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
人均:87元
地址:金平區杏花西路16號
飽餐一頓稍作休息,然后繼續宵夜!
第13家:新華阿龍燒烤
阿龍燒烤店原先是在外馬路新華酒店擺攤的,創文后搬到屬于自己的店面。據說“阿龍”和“阿光”兩家店都是當年是從阿喜燒烤走出來,燒豆腐魚(九肚魚)和燒雞翅都是鎮店之作。我們這次來汕頭吃燒烤,也就是為了這個~
▲烤豆腐魚的確是當之無愧的招牌菜,外酥里嫩,魚肉嘗起來真的像豆腐一樣,魚骨頭也可以直接嚼下去。
▲其他烤物,都是順便吃一下而已,只是這個“順便”多了些...不過阿龍似乎就沒有燒排骨和燒茄子,這一趟燒烤宵夜多少有點不完美。
無論早午晚宵夜什么飯點,什么店面,我們每次都比其他人早到,因此坐下點單不就,總會見到如約而至一樣的食客涌入沒有位置,因此要排隊的店還是早到為妙。
推薦指數:★★★★
人均:53元
地址:龍湖區濱港路(銀都翠苑附近,達濠炒飯旁)
第14家:桂圓地都蟹粥
一到店,就馬上點了招牌主打地都蟹粥。為了提鮮,還加了小象拔蚌。
▲三只蟹、四只小象拔蚌、若干瑤柱煮成一砂鍋粥,最后一把青菜,蓋鍋上桌!
還有汕頭地膽推薦我們一定要嘗炒鱔片!超級爽滑!
▲其他小菜,隨自己喜好和胃口點就好了。
推薦指數:★★★★
人均:54元
地址:長平路68號-3號(近長平路中段)
因為工作關系,第三天的美食行程就要縮減了,而早上起來第一頓,就選擇了這兩天打過卡的地方,以確保出品和口味適合——桂園白粥,點的菜也和上次類似,就不一一詳說了。
DAY 3 汕頭-廣州
第15家:小吳腸粉
而小吳腸粉則是一道加餐,小伙伴特地去買來嘗嘗。
小吳腸粉可以說是被廣大食客封為“汕頭最薄腸粉”,他家蒸出來的腸粉皮薄到接近透明,韌性十足,腸粉料很豐富,蔬菜偏多。
▲推薦牛肉腸粉、豬肉腸粉,如果想吃到更滑嫩的腸粉,那么可以嘗試不加雞蛋,雞蛋液和在腸粉漿里面會讓腸粉稍微變硬。
吃完了,滿足了,才發現忘記拍照,請各位自行想象。只是整體而言,我還是更愛大樹腸粉。
推薦指數:★★★
人均:12元
地址:龍眼南路龍眼市場椰園4幢(龍眼南路和長平路交界)
吃過了午飯,緊接著就是返程時刻了,來不及去買果汁冰,我們又抓緊時間在附近的甘草水果檔“掃蕩”了一下。
第16家:無名甘草水果
▲青芒、草莓、芭樂、油桃、哈密瓜、紅肉火龍果、奇異果、青棗......選滿了一盆水果要分開兩大盒才裝完,老板算整數剛好100元,這樣的價格,在廣州質量好的甘草水果店不知道能不能買來半盒。
汕頭的許多大街小巷,均有甘草水果的攤檔,只要路過覺得店面合眼緣就可以幫襯。
推薦指數:★★★
人均:13元
地址:龍眼南路
以上是本次美食之旅的清單、推薦度及人均僅供參考
從第一次去潮汕,到現在已經數不清多少次了,今時今日,如果你想踏足潮汕大地尋美味,帶錢和美食點評是是不夠的,還最好有地膽親自帶路或在線指引!
但是,只要仍有真正的美食,人人心中都依然有一張屬于自己的美食清單。如果把話筒交給你,你的2018年美食旅行會是哪,有什么美食想要攻下?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