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保護期后汽車價格,wto保護期過了車還這么貴
輪胎行業可分為三個階段
1935 年到 2000 年,wto保護期過了車還這么貴,我國從生產出第一條汽車輪胎發展到汽車輪胎產量過億,輪胎工業開 始小有規模。1935 年,我國生產出了第一條汽車輪胎,到 1949 年我國汽車輪胎的年產量 約 4 萬條。到 2000 年時我國輪胎工業已走過 65 年,2000 年中國輪胎工業消耗橡膠超過 100 萬噸,輪胎產量超過 1 億條,均居世界第三位,8 家企業銷售收入超過 10 億元,11 家 企業輪胎產量超過 200 萬條,世界輪胎廠商 75 強中有 22 家我國輪胎企業(中國臺灣地區 5 家)。到 2000 年,中國輪胎工業已經有了較大發展。 自 2001 年開始,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每年出版《中國橡膠工業年鑒》,對前一年橡膠工業的 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包含了輪胎行業。目前最新的版本是 2021 年 12 月出版的,里 面的內容是 2020 年的數據。我們對這二十年的年鑒中輪胎行業的數據以及其他數據進行 了分析,將 2000 年后的中國輪胎工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由小到大
第一階段,2018 年之前。在這一階段,我國輪胎行業實現了“由小到大”的發展,企業競 爭充分,廝殺激烈,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 在產量方面,2018 年中國輪胎行業結束了 20 年的產量連續增長,出現了產量同比減少, 自此開始維持震蕩態勢。從 2000 年到 2017 年,我國子午線輪胎總產量從 2001 年的 1.10 億條增長到 2017 年的 6.53 億條,但從速度來看,2000-2010 年我國輪胎產量年均復合增 速為 15.93%,2011-2017 年這一數值已降為 6.2%,中國輪胎產量增速已經出現明顯下滑。 而 2018 年產量 6.48 億條,同比減少 0.8%,增速由正轉負。
WTO保護期過后關稅取消,但比如說外國一年能生產好車50萬輛,中國只能產5萬輛,肯定不夠賣,怎么能不加價格賣,如果國外好車在中國賣20萬,中國自主品牌就不能生存了。
2001 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輪胎工業產生了重要影響,促使我國輪胎工業進行結 構調整。加入世貿之前,我國輪胎工業還不是很強,國際競爭力較弱,國家采取了一定措 施保護行業發展,例如進口輪胎要加征 30%的關稅,且要實行配額許可證。加入世貿以后, 我國對輪胎工業有了一系列承諾和約束,主要有: (1)汽車輪胎進口關稅 5 年內從 30%降低至 10%左右. (2)7 個稅號的產品(實心胎、小客車胎、翻新胎、貨車胎等)在 4 年內分別取消配額許 可證非關稅措施。 (3)進口天然橡膠關稅 2 年內由 20%-25%降至 20%左右,4 年內取消配額許可證。 這些措施的提出促使我國輪胎行業調整自身結構,提升自身規模、質量、品牌影響力,來 適應市場經濟和國際競爭格局。 在產品方面,這一階段我國輪胎實現了子午化率的大幅提升。2000 年我國輪胎子午化率僅 35.5%,而當時的全球子午胎占比超過 85%,西歐已經達到 100%子午化,美國達到 90% 以上,日本接近 90%。子午線輪胎具有節油、安全、舒適等優點,是世界輪胎工業發展的 方向,也是當時我國輪胎產品更新換代的重點。為了加速發展子午胎,國家和地方政府推 出優惠政策。到了 2017 年及以后,我國輪胎子午化率已超過 94%,實現了基本子午化。
在國際舞臺方面,2009 年以來全球輪胎 75 強企業的銷售額在全球占比基本在 96%左右, 我國能夠躋身 75 強的企業數量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中是最多的。自 2013 年以后,我國 每年進入全球 75 強的企業數量基本有 30 家或以上。我國的全球 75 強企業的銷售額在波 動中上升,市占率也在波動中逐步提高。
中國輪胎企業靠低成本生產優勢快速擴大規模,首先占領了對于性價比要求最高的全鋼胎 市場,同時,也憑借著在安全穩定性方面的逐步穩定和價格優勢,進一步占領了部分半鋼 胎市場。全球輪胎 75 強企業中,中國企業數量最多,近十年數量均值接近 30 家,占比近 半。
在收入方面,我國主要輪胎企業銷售收入總額從 2001 年的 277 億元增長到 2013 年的 2124 億元,實現了十余年的連續正增長,收入總額翻了六七倍。隨后的 2013-2018 年, 雖然我國輪胎產量仍在繼續正向增長,但是收入已經開始出現下滑,2015 年以后基本在 1700 億元附近波動。
出現產量增加而收入減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國內市場終端需求向弱,另一方面是歐美對我 國輪胎施加的雙反。美國對華首次進行輪胎反傾銷調查是在 2007 年,美國對中國非公路 輪胎反傾銷反補貼立案。2009 年,美國啟動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的特保調查。 隨后的 2014 年-2016 年,美國陸續對來自中國的乘用車及輕卡輪胎、非公路用輪胎、卡客 車輪胎啟動雙反調查。2017 年,歐盟正式立案對中國卡客車輪胎進行“雙反”調查。至此, 美國幾乎堵住了中國所有輪胎去往美國的大門,歐盟也緊隨其腳步。中國輪胎行業面臨著 史無前例的困難。
哈 原因你肯定自己也明白啊。這次雙反稅國家給的信號很明確哦 “進口車量上去了價格下來了” 所以國家要把它扳過來。但是另一面國家開放美規車市場。
在利潤方面,我國主要輪胎企業利潤總額 2001-2005 年取得了連續五年的正向增長,此時 尚處于行業發展初期。在 2006 年至 2017 年期間,行業利潤總額呈現出明顯的波動性,除 了前面說到的雙反影響外,還受到原材料價格的影響,例如 2008 年天然橡膠等原材料價 格高,當年利潤總額為 16 億元,還不到前一年利潤總額 44 億元的一半,直接腰斬,利潤 率也跌至 1.15%。2013 年天然橡膠等原材料價格較低,當年凈利潤又從前一年的 54 億元 直接倍增到 94 億元。2006 年至 2017 年這十余年期間,輪胎行業利潤受到雙反、原材料 價格波動等的影響,呈現出較大波動性。
從天然橡膠的價格波動來看,近 20 年天然橡膠價格出現了一輪供需關系波動大周期。 1995 年至 2002 年保持相對平穩,緩慢下行。2002 年中國加入 WTO 元年,也是中國汽車 產銷量井噴元年,輪胎需求激增,天然橡膠的供需平衡被打破,需求增長,價格開始緩慢 上行。2005 年以后開始加速上行。價格的上漲刺激了東南亞等主要產膠國種植橡膠,但橡 膠樹的成熟期需要 6-9 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天然橡膠價格急速上行。2009 年起我國的 經濟刺激政策帶動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提振了運輸需求,刺激輪胎生產,導致橡 膠價格的快速上行,國內天然橡膠現貨價在 2011 年 2 月創下了 43000 元/噸的高點。2011 年后,我國的經濟刺激過后,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天然橡膠需求增速下降,加上 2005 年 后開始種植的橡膠樹逐年進入成熟期,供求關系開始反轉,天然橡膠價格進入下行區間。
在天然橡膠大的價格周期中,2008 年和 2017 年在大趨勢中出現兩個噪點。 第一個噪點是 2008 年的經濟危機造成需求驟降,價格驟降。 第二個噪點是,2015 年各類大宗商品在悲觀的全球經濟預期下超跌,2016 年下半年開始 反彈,天然橡膠價格也快速反彈。雖然距離歷史高點尚遠,但從底部反彈到 2017 年 2 月 近 20000 元/噸見頂,斜率也是驚人。其后又用近半年時間跌回底部。這次短期巨幅波動具 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原因歸納起來有 5 點: 1)2016 年 9 月出臺嚴格的限制超載新政后,導致國內重卡銷量井噴。 2)經歷了幾年的連續下跌后,各種化工品周期都在 2016 年下半年發生逆轉,輪胎替換市場 幾年一直維持低庫存,此時有漲價預期出現連續補庫存。 3)美國對中國卡客車輪胎發起雙反調查,美國經銷商加速躉貨。 4)丁二烯去產能,供應緊缺,2016 年下半年至 2017 年初價格上漲超過 300%,導致合成 橡膠漲價。輪胎企業更改配方,以天然橡膠代替合成橡膠。 5)共享單車短時間窗口內井噴式爆發,突增橡膠需求。 在下游消費方面,2018 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出現負增長,在經歷了 28 年的高速發展后,出 現了下降拐點。2017 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達到頂峰,2018 年汽車產量同比下降 3.8%,銷量 同比下降 2.76%。
從企業成長的角度來看,2000 年時,我國輪胎企業規模還較小,集中度低,競爭能力差。 2000 年我國年生產能力在 100 萬條以上的大企業不到 30 家,平均生產能力僅為 40 萬條。 而美國有 46 家生產企業,平均年生產能力達 440 萬條,日本有 25 家生產企業,平均年生 產能力達 450 萬條,德國有 15 家生產企業,平均年生產能力達 310 萬條。我國輪胎企業 沒有形成規模經濟。經過了十余年的發展,我國涌現出了一大批規模較大、競爭能力較強 的輪胎企業。2017 年我國輪胎企業 CR10 共創造了 1093 億元的收入,在中國橡膠工業協 會輪胎分會的 37 家會員企業中占比為 65%。2018 年開始,我國每年都有 4 家輪胎企業躋 身全球輪胎企業“20 億美元俱樂部”,銷售收入達到 20 億美元及以上,且在全球輪胎企業 中的排名有提升之勢。
(二)第二階段:出現分化
第二個階段,2018 年-2021 年 5 月。在這一階段,我國輪胎行業朝著“由大到強”進發, 并撫平周期,實現利潤的連續正向增長。 在這一階段,行業結束了 20 年產量連續增長,收入依然是 1700 億元左右的水平,但是利 潤方面有了明顯的變化。利潤總額從 2018 年的 40 億元增長到 2020 年的 121 億元, 2018-2020 年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 33%、73%、75%,實現了連續三年的高速增長。尤其 是在 2020 年存在疫情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利潤總額 70%+的增長。連續兩年 70%+的利 潤增速在過去二十年從未出現過。輪胎行業開始撫平周期,開始邁向低增速高質量發展階 段,在推進供給側結構型改革、技術進步、綠色發展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開始出現好 的 β。
在這一階段,輪胎原材料價格雖然收到了疫情的短期擾動,但是總體上波動沒有之前劇烈, 給輪胎行業創造了相對較好的發展環境,也是輪胎行業利潤水平能夠撫平周期的重要原因。 天然橡膠的價格在 2017 年的小高峰出現后,基本穩定,2020 年底天然橡膠價格在需求驅 動下再次小幅攀升,但價格沒有再超過 2011 年的最高峰、2017 年的小高峰。輪胎的原材 料除了天然橡膠以外,還有合成橡膠、炭黑等。我們假設輪胎原材料中天然橡膠、丁苯橡 膠、炭黑、螺紋鋼的占比分別為 40%、20%、20%、20%,設定 2016 年 1 月 3 日的原材 料價格為 100,得到了輪胎原材料價格指數。輪胎原材料價格指數總體上與天然橡膠波動 趨勢一致,在 2017 年出現了一個高峰,隨后再未超過這一高峰值。2020 年底開始小幅攀 升,2022 年以來已經有回落之勢。2022 年 10 月 31 日原材料價格指數為 164.94,較年初 下降 6.76%。
這一階段也是歐美對華雙反后期,來自中國的輪胎已經基本淡出美國市場。2011-2021 年, 除了新冠疫情對 2020 年進口量的擾動外,美國進口乘用車胎數量總體上穩中有增。美國 進口自中國的乘用車胎在 2014 年達到高點,在當年美國進口量中占有 1/3,而從 2015 年 開始,美國進口自中國的乘用車胎數量極速下滑,2015 年直接腰斬,并在之后持續下滑, 2017 年在進口量中占比降至 7%,2019、2020 年進一步下滑至不足 2%,美國進口輪胎市 場中,已經很難看到來自中國的輪胎。
中國wto15年保護期過了,對汽車價格的浮動影響:開放汽車業。汽車關稅稅率由現時的80—100%,每年分階段削減,2016年為25%;允許美國機構提供購車貸款。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2號減讓表,我國機動車輛。
既然美國總體進口輪胎的需求并沒有太大下滑,那么中國流失的這部分訂單,必然流向另 外的國家。從數量上來看,從頂峰的 2014 年到 2020 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乘用車胎數量 減少了 5371 萬條,而與此同時,從泰國進口量增加了 3112 萬條,泰國成為了最主要的替 代國。2020 年美國進口乘用車胎市場上,泰國占比近 26%,位居第一,韓國、墨西哥、 印尼、越南、加拿大五個國家占比在 8%至 10%,體量相近。
拉開時間維度來看,美國從泰國、越南進口乘用車胎從 2015 年開始激增,恰是中國本土 乘用車胎極速退出美國市場的時候。
以 2017 年的收入為基準來看,我國輪胎上市公司的業績出現了明顯分化。較早布局海外 工廠的三家公司森麒麟、玲瓏輪胎、賽輪輪胎 2021 年的收入比 2017 年增長了 30%以上, 實現了收入連創新高;三角輪胎、通用股份、貴州輪胎也有小幅增長;青島雙星、佳通略 微下滑;風神股份下滑嚴重,2021 年收入比 2017 年下滑了 24%,并且這幾年一直逐年遞 減。
(三)第三階段:分化加深
第三階段,2021 年至今,美國對東南亞發起雙反,輪胎公司之間進一步出現分化。 2020 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公告,對來自韓國、泰國、越南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乘 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2021 年 5 月,美國對韓國、中國臺灣、泰 國、越南的雙反終裁結果落地,泰國反傾銷稅率達 17.08%-21.09%,越南沒有反傾銷稅, 反補貼稅率大多在 6.46%左右。
美國對東南亞的雙反落地后,東南亞國家面臨的處境有所不同。從美國海關 10 月最新公布 的數據來看,美國 2022 年 1-8 月從海外進口 PCR 的數量均超出過去三年的水平,2022 年 1-8 月進口總量同比增長 12.59%。這其中,美國從越南進口的 PCR 數量出現高速增長, 8 月同比增長 19.59%,1-8 月同比增長 16.42%。如同美國對中國本土輪胎施加雙反后中 國本土輪胎迅速退出美國市場一樣,我們認為美國對東南亞輪胎發起的雙反也會是立竿見 影,會在接下來幾年改變美國 PCR 進口供應格局,低雙反稅率、零雙反稅率地區在這一過 程中有望取代高稅率地區的份額,企業海外工廠選址的差異有望拉開公司業績。
中國輪胎上市公司面臨的情況不盡相同,我們認為在海外工廠雙反中占據先天布局優勢的 公司會具有高α。賽輪輪胎海外第一工廠在越南,只有 6%左右的反補貼稅,海外第二工 廠在柬埔寨,零雙反稅率。通用股份海外第一工廠在泰國,雖也要被加征關稅,但公司泰 國工廠目前仍處于放量、業績高速增長的時候,海外第二工廠也位于柬埔寨,也有著零雙 反稅率優勢,柬埔寨工廠有望今年年末首胎下線,屆時通用股份有望成為繼賽輪之后第二 份擁有海外雙工廠的輪胎企業。
投資分析
wto是世貿組織的簡稱,世貿組織的主要任務是管理世界經濟貿易的秩序。在沒加入wto之前,我國會收取高昂的關稅,增值稅,消費稅。雖然現在也收,但是肯定沒有以前收的多了。簡單點說,就是進口汽車在我國加入wto后便宜了。
賽輪輪胎: (1)公司海外雙基地落成,產能持續加碼。海外的越南三期(100 萬條全鋼胎、400 萬條 半鋼胎和 5 萬噸非公路輪胎)和柬埔寨項目(165 萬條全鋼胎)有望在 2023 年建成。柬 埔寨工廠 900 萬條半鋼胎項目從開工建設到正式投產歷時不到九個月,在 2022 年上半年 開始貢獻業績,海外越南和柬埔寨雙基地有望助力業績持續騰飛。6 月 26 日公司公布了青 島董家口年產 3000 萬套高性能子午胎與 15 萬噸非公路輪胎項目,該項目規劃產能為 1000 萬條/年全鋼子午線輪胎、2000 萬條/年半鋼子午線輪胎和 15 萬噸/年非公路輪胎,計 劃從 2022 年到 2027 年分五期建設,項目一期為 5 萬噸/年非公路輪胎,計劃在 2023 年投 產。公司這一輪胎項目的立項,是在能耗和產能指標趨嚴的背景下,提前立項拿下指標, 為未來的產能擴張做好鋪墊。 (2)海運費和原材料價格壓力持續消退。波羅的海貨運指數(FBX)自 2022 年 3 月 18 日起 連續下滑,10 月 28 日滑落至 3340.07,已低于 2021 年下半年均值 9727 點。因此,我們 認為 2021 年對公司利潤造成重要影響的運費因素在 2022 年或將顯著改善。原材料方面, 10 月 31 日輪胎原材料價格指數為 164.94,較年初下降 6.76%。 (3)公司的“液體黃金”實現技術突破,能夠同時降低滾動阻力、提升耐磨性能和抗濕滑性 能,液體黃金輪胎的優異性獲得了多家權威機構的認可。2022 年 6 月益凱新材料 6 萬噸 EVE 膠已完成空負荷試車,有望在下半年給液體黃金輪胎貢獻增量,助力液體黃金產品持 續豐富。在高油價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高性能的液體黃金輪胎有望給 公司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綜合來看,公司擴產節奏明確,海外雙基地均開始貢獻業績,海運和原材料不利正消散, 公司 22Q3 季度收入再創新高,未來有望在液體黃金產品拉動下繼續實現業績增長。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