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c50是b級車嗎,長城c50屬于A級車還是B級車
長城汽車(601633)董事長魏建軍性子里藏著股執拗,總想把長城逼到死胡同里,等待著涅槃,然后向死而生。
剛踏上創業路的魏建軍將夢想投擲于汽車:他不愿繼承父親魏德義的建筑設備廠,而是選擇承包連年虧損的長城工業公司,開始汽車改裝業務。曾經年少愛追夢,年輕時候就憧憬著成為車手的他,如此選擇似乎距離夢想更近一些。
好在長城是幸運的。那些年,在汽車行業上行的時候,長城汽車有過多款年銷量破十萬的轎車,有過對標福特猛禽的高端皮卡,有過國內SUV王者的尊榮……在那個遍地黃金的時代,方向盤都是多余的,站在起點上,哪里都是前方,魏建軍的夢想實現了多半,得到了鮮花與掌聲。
而后隨著年紀漸長,歲月將滄桑塞進魏建軍臉頰的褶皺,卻絲毫沒有改變他的偏執,這也讓長城的路越走越窄——轎車的路走不通了,皮卡的路不寬敞了,僅留下&34;的&34;,在競爭對手的環伺和內部的左右互搏中長城的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要這樣一條路走到黑嗎?答案是顯然的。
否則魏建軍斷然不會講出&34;妄言,更不會認為&34;。道路千萬條,可是身下只有一雙腿,在高端SUV一條路上徑直走下去,不是很香嗎?
魏建軍的偏執一如既往,卻也逐漸讓長城走進了生涯窄巷。那些還不是第一的業務,還沒有領先的技術,逐漸被裁剪,絲毫不留退路。
如此之下,長城不再綿延不絕的充滿想象,而是被一眼望穿取而代之。
山寨8代思域,屬于緊湊或者叫A級
此時,能夠打醒魏建軍的,或許只有外部力量了。只是所有人都沒想到,外力來得這么快。
01&34;難越
生于六十年代那一代人,很多取名為&34;、&34;、&34;——開敞且洪亮。長輩希望他們天行健,鐵肩擔道義,為社會進步做些什么,這些人也包括魏建軍。
長城c50屬于A級車還是B級車,&34;按照魏建軍設想,長城不能停留在組裝生產的原始狀態,要走向高端,要有自己的技術能力與品牌調性。先凝聚到產品中,滿足全球用戶的需求;后積攢口碑,打造高端的企業形象。
自1996年首輛自主皮卡正式下線,20多年后其已經成長為出口量連續20多年保持第一、產品被印在10元面值古巴比索上的&34;;2002年露面的經濟型SUV賽弗,20多年后被哈弗H3/H5/H6取代,不僅整體銷量進入&34;,價格還上漲至15萬元以上。
C50是緊湊級 應該是A級車 馬6 凱美瑞 雅閣 邁騰之類才是B級車
走向全球之余,高端夢不能落下。及至2011年,長城發布高科技、高性能、高品質的&34;戰略,一肩挑起改變中國汽車走向的擔子。從結果來看,皮卡和SUV兩個品類的成長,證明該戰略真的成了。
掐指算來,一個人能有幾個20年?更多的人在20年里只收獲碌碌無為,魏建軍兩次看到長城的快速崛起。一次國際化奏凱,一次高端化告捷,已經非常難得。
那么還會有第三次跨越嗎?
2008年,長城推出轎車系列產品。看上去,魏建軍還在醞釀新的故事。絢麗、精靈、凌傲、酷熊、騰翼……每開辟一個轎車系列,人們隱約看到不斷向上的長城,看到價格不斷攀高的新車陸續被送到港口,等待貨輪運送到遠方。
可是幾年下來,幻想并沒有真實發生,反而讓質疑聲頻傳:油耗過高、胎噪明顯、異響不斷……以長城C30為例,車質網在2010年共收到針對該車型的550起故障投訴。
面對這些問題,長城并不敏感。彼時,媒體質疑聲此起彼伏,雖然每年長城都會推出小改款產品,但改變的只是毫末,一直未能解決根本問題,因此調整始終換不來足夠的吸引力,產品升級更無從談起。
2012年,長城C30的年銷量已經突破13萬臺,數據還算不錯。怎奈那只是A級車市場的曇花一現,一到B級車市場,長城C50只能有4萬臺的年銷量。無論國際化還是高端化,轎車產品線都沒有新意。
2012-2015年期間,長城皮卡年銷量始終穩定在10萬臺左右,SUV更是維持著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50%以上。皮卡市場已經讓長城站穩腳跟,何況還有一個不知道天花板在哪的SUV。內修皮卡強筋骨,外練SUV增氣力,憑此足矣獨霸武林,還習什么轎車的功夫?
&34;正如魏建軍的態度,無論何時皮卡與SUV都是壓艙石,轎車市場永遠要排在后面。畢竟論數據、談規模,轎車太過微不足道,被邊緣化只是時間問題。
于是2013年,長城轎車失去了增速;2014年,魏建軍對外宣稱&34;放棄轎車市場;2017年再度接受采訪時,這個決策已經成為其敢于取舍、善于選擇的標桿事件。重新回溯這個故事,從最初的無力回天,到最后變成戰略斷舍離,劇情反轉不到5年時間。
5年后,再沒有第三次跨越了。
02大轉折
&34;接受采訪時,魏建軍神態中有些許遺憾,還有些許狡黠。那是一種勝利者的竊喜,爽快且耐人尋味——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這樣的狡黠,也曾出現在特斯拉(TSLA)CEO埃隆·馬斯克身上。
長城C50是原騰翼系列的一款車型。2700mm的軸距,基本達到中型車(B級)的標準。長城C50搭載了長城自主研發的GW4G15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98kW/5600rpm,最大扭矩為188N·m/2000~4500rpm,未來上市車型會匹配CVT自動變速箱和5。
2010年,特斯拉登陸納斯達克,馬斯克賬面迅速裝滿6.3億美元的時候,沒有人懷疑這條賽道的價值。作家阿什利·萬斯在馬斯克身后采訪多年,在2016年出版暢銷書《硅谷鋼鐵俠》——名利雙收,說的就是此刻的馬斯克。
不過很多時候,臺前的光鮮,容易掩蓋幕后的真實。人們只相信是馬斯克力挽狂瀾于既倒,卻忽略早在1990年,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已經頒布《清潔空氣修改法案(Clean Air Act Amendments,CAAA)》,兩年后聯邦政府推出《能源政策法案(Energy Policy Act,EPACT)》。
如果馬斯克之于電動車,解決了&34;的爭論,那么這些政策的出臺,早已經鋪就了&34;和&34;的前提——馬斯克的成功,踩準了一個時代的節奏。
要知道在歷史洪流面前,個體的力量往往是微不足道的。他們只是主動,甚至碰巧點燃了機遇的火藥,最終看到了改變世界的機會。不過很多時候,人們錯誤地認為,自己才是推動世界轉動的力量。
這樣看,魏建軍何嘗不是如此?
2012-2016年,長城經歷了快速發展期,這與中國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階段耦合。國內汽車市場正處于發展黃金時期,每年都有約10%的增長,主流車企都在分享增長紅利,長城也不例外。
只可惜長城還是沒挺住。雖然全年整體銷量始終維持在100萬臺以上,但作為業務中流砥柱,SUV銷量從2012年的93.8萬輛,下滑至2016年的86.94萬輛;2019年6月,SUV市場王牌哈弗H6也被上汽大眾的途觀階段性超越,形勢并不樂觀。
2016年11月,長城推出輕奢SUV系列WEY,與哈弗H6,以及后期發布的哈弗F7檔位保持一致。在增量時代,兩盤相似的菜品供應同一桌客人,叫做&34;。
2018年WEY約13.95萬的年銷量,61.39%的增幅確實理想;可是一年之后,當國內汽車產銷量同步下滑時,WEY約9.94萬的年銷量,28.74%的下滑,就讓人難以接受了,&34;也變成了&34;。當一個市場只有&34;時,就很難出現&34;了。
如果此時,長城的轎車序列還在,會是什么樣?根據乘聯會數據,2020年6月,國內SUV與轎車銷量分別為76.6萬輛與79.9萬輛,這是兩個體量接近的市場。根據一汽紅旗公開數據,得益于SUV與轎車平衡發展,最終實現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11%的結果——這就是兩條腿走路的好處。
&34;上半年長城汽車的銷量下滑20%,不過魏建軍仍然高昂著頭。他相信SUV的故事仍可以講下去,相信自己仍可以戰勝大勢。
可是逆勢向前真的那么容易嗎?
03&34;
魏建軍感覺不到困難嗎?肯定不是,否則也不會做出&34;的事情。
不久前,長城發布《長城汽車2020年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一次修訂稿)》,對外宣稱對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以及股票期權的業績考核目標進行修訂,將原本111萬輛的年銷量目標,下調至102萬輛,凈利潤也下調至40.5億元。
相比2019年106萬輛的總銷量與47億元的凈利潤,這樣的調整卸下了很多人肩頭的擔子。看到&34;的警告,于是選擇不再看電視,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使有些自欺欺人,那又如何?在新冠疫情的面前,誰有多少發揮空間呢?
有時候,短期的自我麻痹還是很有必要。只是在此之前,企業必須想清楚沉睡的時長與深度。睡太久或睡不醒,以后都是麻煩。
按照《報告》預計,2020年國內汽車銷量為2385.9萬輛,降幅為8.2%;新能源市場銷量為125.3萬輛,增長3.9%;SUV市場銷量為902.1萬輛,降幅為3.9%。
鑒于整體銷量與長城下調發展預期幅度基本一致,因此穩住大盤,就會有不錯的結果。
很快,魏建軍就收到了好消息。2020年3月,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首次將取消皮卡進城限制納入鼓勵汽車消費政策中。
隨著全國各地取消限制,長城皮卡業務一直維持增長態勢,從3月的15354輛,增至6月的26680輛——沒想到在最困難的時候,還是傳統皮卡業務最先給予支持。
至于電動汽車,長城的局面好壞參半。目前,長城的新能源轎車品牌為歐拉,以生產A00級產品為主。今年6月,歐拉銷量環比增長12.9%,增幅大幅超越3.9%的均線。
只是問題在于,作為長城非主線業務,其貢獻的能量著實有限。歐拉本應以低價吸引用戶,爭取更高銷量才是品牌存在的意義,可是6月銷量2635輛、上半年總銷量9436輛,顯然不足以支撐整體出貨量持續增長。
因此,全部重擔又落到了SUV市場。將SUV市場下降空間控制在4%以內,確實比較困難。畢竟在上半年,哈弗與WEY的銷量合計僅有28.89萬輛,同比下滑27.7%。因此對魏建軍而言,下半年他的偏執還要繼續,而且需要變本加厲,死咬著絕不能放手。
只是在上行周期,這樣的偏執還能奏效;現在是下行周期,還能有見證奇跡的機會嗎?
04后記
面對挑戰,有人選擇找塊盾牌抵擋壓力,有人選擇磨快刀刃繼續沖殺。
某種意義上,魏建軍屬于后者,更符合企業家安迪·格魯夫的價值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在贏者通吃的時代,風險就意味著機會,意味著價值,選擇迎難而上沒有問題。在游戲的上半場,長城汽車已經取得成功,皮卡和SUV就是最好的鑒證。
不過無奈的是,游戲還有下半場,而且對勝利者并不友善。現在機會已經不多,繼續活下去考驗著企業的耐久力。這是盾牌體現價值的時候,而不是刀刃。只是長城已將全部價值融入利刃,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退路。
哪種選擇更接近正確答案?誰能活下來,誰就是正確答案。很多時候,答案就是這樣殘酷。(來源一點財經)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