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管理模式,豐田管理模式精益生產管理
一 、JIT的起源與作用
起源:JIT,準時化生產,又譯實時生產系統,簡稱JIT系統,在1953年由日本豐田公司的副總裁大野耐一提出,是由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創立的一種獨特的生產方式。指企業生產系統的各個環節、工序只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出所需要的產品。
熟悉豐田生產方式的都知道,豐田生產方式的兩大支柱是準時化(JIT)和自働化。準時化生產的一大優點就是盡可能的減少庫存。豐田人認為庫存是一種隱性的成本。削減不必要的庫存,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
作用:隨著后工業化時代的來臨,豐田汽車公司的這種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越來越被國內的企業接受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都想推進JIT準時化生產。
JIT準時化生產方式力圖通過“零庫存”來增加企業利潤,換句話說,JIT認為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按必要的數量生產必要的產品,才能避免庫存造成的資源浪費,使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JIT準時化生產采用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方式能夠靈活有效的對應市場波動的需求,避免了過量、過早的生產,確實有它的優點。但是,JIT準時化生產是以后工序拉動的形式并且是在使用看板的條件下進行生產的。而且它還有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均衡化生產。
二 、JIT生產管理的目標
1、廢品量最低(零廢品)----JIT要求消除各種引起不合理的原因,在加工過程中每一工序都要求達到最好水平
2、庫存量最低(零庫存)----JIT認為,庫存是生產系統設計不合理、生產過程不協調、生產操作不良的證明
3、準備時間最短(零準備時間)----準備時間長短與批量選擇相聯系,豐田管理模式精益生產管理,如果準備時間趨于零,準備成本也趨于零,就有可能采用極小批量
4、生產提前期最短------短的生產提前期與小批量相結合的系統,應變能力強,柔性好
5、減少零件搬運,搬運量低-----零件送進搬運是非增值操作,如果能使零件和裝配件運送量減小,搬運次數減少,可以節約裝配時間,減少裝配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豐田汽車的生產管理方式主要是以TPS為管理精髓的一系列的管理模式,JIT的生產方式、看板的管理方法等等。TPS豐田生產系統又稱為TOYOTA WAY,目的是消除運營中所有的過載、不均衡、浪費,通過PDCA—計劃、執行、檢查、糾正。
6、機器損壞低
7、批量小
三、為了達到上述目標,JIT生產管理要求
B、盡量采用對象專業化布局,用以減少排隊時間、運輸時間和準備時間-----在工廠一級采用基于對象專業化布局,以使各批工件能在各操作間和工作間順利流動,減少通過時間;在流水線和工作中心一級采用微觀對象專業化布局和JIT工作中心布局,可以減少通過時間。
D、通過產品的合理設計,使產品與市場需求相一致,并且易生產,易裝配----如模塊化設計,設計的產品盡量使用通用件,標準件;設計時應考慮易實現生產自動化。
四、JIT有什么特征?
豐田模式是一種文化,而非只是一套提升效率與改善的工具及方法,你必須仰賴員工減少存貨,找出隱藏的問題,并解決問題,員工有緊迫感、目的、及團隊合作的觀念,因為他們若不能解決問題,就會發生存貨不足的情形。在日常作業中,工程師、技巧熟練。
JIT作為一種現代管理技術,能夠為企業降低成本,改進企業的經營水平,體現在如下的兩點主要特征:
豐田管理模式 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成為管理中的精髓,并使大規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產品開發和生產成為現實。以下從縱(歷史發展)、橫(管理特點)兩個方面來揭示豐田公司JIT管理的奧秘。中文名 豐田管理模式 外文名 。
1、追求零庫存
企業爭取利潤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之一便是降低成本。庫存是一種隱性的成本,削減甚至消除庫存,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隨著后工業化時代的來臨,主流的生產模式開始出現多品種、小批量的情況,根據市場和顧客的要求進行生產,是消除庫存的最佳方法。
因此,JIT生產方式力圖通過“零庫存”來增加企業利潤,換句話說,JIT認為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按必要的數量生產必要的產品,才能避免庫存造成的資源浪費,使企業的利潤最大。
2、強調持續地強化與深化
JIT強調在現有基礎上持續地強化與深化,不斷地進行質量改進工作,逐步實現不良品為零、庫存為零、浪費為零的目標。盡管絕對的零庫存、零廢品是不可能達到的,但是JIT就是要在這種持續改進中逐步趨近這一目標。
五、制造企業為什么要實行JIT?
JIT的目標是徹底消除無效勞動和浪費,具體要達到以下目標:
1、質量目標:廢品量最低,JIT 要求消除各種引起不合理的原因,在加工過程中每一工序都要求達到最好水平。減少零件搬運,搬運量低:零件送進搬運是非增值操作,如果能使零件和裝配件運送量減少,搬運次數減少,可以節約裝配時間,減少裝配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2、時間目標:使準備時間最短。準備時間長短與批量選擇相聯系,如果準備時間趨于零,準備成本也趨于零,就有可能采用極小批量,使生產提前期最短。
在JIT生產方式倡導以前,世界汽車生產企業包括豐田公司均采取福特式的“總動員生產方式”,即一半時間人員和設備、流水線等待零件,另一半時間等零件一運到,全體人員總動員,緊急生產產品。這種方式造成了生產過程中的物流不合理現象,尤以庫存積壓和短缺為特征,生產線或者不開機,或者開機后就大量生產,這種模式導致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而精益生產強調的是一個改善的過程,一個消除一切浪費或者完善生產方式的動態的持續的過程。
六、企業如何實現JIT?
1、做到工作標準化
企業標準化工作要走“三步曲”。
第1步:制定好能確切反映市場需求,令顧客滿意的產品標準。保證產品獲得市場歡迎和較高的滿意度,解決占領市場的問題;
第2步:建立起以產品標準為核心的有效的標準體系。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和生產率的提高;
第3步:運用多種標準化形式支持產品開發。使企業具有市場的應變能力。
2、實行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是實行準時化的基礎,是對生產過程中各個工序進行控制的信息系統。旨在傳達“何物、何時、生產多少數量,以何種方式生產、搬運,做好看板管理要:
一是一旦主生產計劃確定以后,就向各個車間下達生產指令,然后每一個生產車間又向前面的各道工序下達生產指令,最后再向倉庫管理部門、采購部門,下達相應的指令。
4P模型是指理念(philosophy)、流程(proces)、員工與事業伙伴( People /pantners)和解決問題( problem solving)。1、理念 把公司視為替顧客,社會社區及其同仁創造價值的工具。2、流程 當我們遵循正確的流程時,就能獲。
二是采用取料看板和生產看板等方式。以逆向的拉動式方式控制著整個生產過程,將取料時間和生產時間、數量、品種等有關信息從生產過程的下游傳遞到上游。
3、運用全面質量管理
一是要推行PDCA的工作方法,把各項工作按照計劃,經過實踐,再檢驗其結果,將成功的方案納入標準,將不成功的方案留到下個環節解決。
要解讀豐田生產模式(TPS),首先得對豐田的基本理念有一個了解。豐田的基本理念是:“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在這里,“更好的產品”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要“提供給客戶高品質的產品”;二是要以“滿意的價格”為客戶。
二是做好制造過程和輔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工作,組織和促進文明生產,提高生產的節奏;組織質量分析,掌握質量動態;組織工序的質量控制,建立管理點。還要注意采購供應、動力生產、設備維修、工具制造、倉庫保管、運輸服務等其他輔助生產過程。
四是要推行6S,從而使工作井然有序,工作效率提高,使產品質量提高,使設備故障率減低,浪費減少,提高人的素養及安全水平。
4、實現均衡化生產
從工廠管理的角度看,就是使工廠的生產任務盡可能的做到均衡,使工廠忙閑均勻,并與市場保持同步;
從供應鏈的角度看,就是要求物流的運動完全與市場需求同步,即從采購、生產到發貨各個階段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要與市場同步,讓企業按照市場需求情況,每天均衡生產出各種產品;
從制造的角度看,是指均衡的使用各種零部件,混合生產各種產品,以保持均衡的流水線;
由此看來,豐田管理模式并不是因為其獨特的日本文化而難以為其他國家的企業所學習,之所以存在管理方法難以移植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參觀者所看到的豐田管理模式只是其外在的東西,諸如它的活動、連接和生產流等都是較為固定、甚至死板的東西。
從工序的角度看,就是對生產的全部供需進行平均化,調整作業負荷,以使各個工序的時間盡可能的相近,從而不斷提高生產線平衡率;
從生產計劃的角度看,就是在均衡了生產量、種類、交期等各方面信息的基礎上組織生產,把不同類型的產品生產均衡地分布在給定的周期,使企業及其各生產環節在一定的時間內均按預定的生產計劃和進度要求完成。
七、千萬別搞錯了:JIT不等同于精益生產!
1、概念不同
精益生產是通過系統結構、人員組織、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不斷變化,并能使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多余的東西被精簡,最終達到包括市場供銷在內的生產的各方面最好結果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與傳統的大生產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種”,“小批量”。
準時生產是指在需要的時候按需求量生產和搬運所需產品的生產方式。避免了因需要的變化而造成的大量產品的積壓、貶值,以及由于次品在流水線上未被發現所造成的浪費,消除大量庫存,避免無效勞動和浪費,從而達到縮短生產周期、加快資金周轉和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2、實質不同
精益生產是指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產要素,只是在適當的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市場急需產品。益,即所有經營活動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經濟效益。
同時,精益生產把責任下放到組織結構的各個層次,采用小組工作法,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費及時地消滅在每一個崗位。
3、特點不同
準時生產方式,實質是保持物質流和信息流在生產中的同步,實現以恰當的物料,在恰當的時候進入恰當的地方,生產出恰當質量的產品。這種方法可以減少庫存、縮短工時、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精益生產,其中的精表示精良、精確、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精益生產就是及時制造、消滅故障、消除一切浪費、向零缺陷、零庫存進軍。
結語
JIT 生產方式是一種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 它的核心是“適時適量生產。” 通過看板管理,JIT 生產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對企業的管理基礎、人員素質、技術設備、 外部環境都有較高的要求,只有具備條件的企業才能實行準時生產。
盡管我國目前的大部分企業尚不具備JIT 所需要的全部條件,然而,追溯生產方式變革的歷史,任何一種新型的生產管理方式的應用都不是等待其應用條件完全具備之后才開始 實踐的。 同時也必須要認識到這樣一點,創造條件、 完善條件的本身恰恰就是對新的管理方式的實踐。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