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Q5 e-tron油耗,奧迪e-tron
隨著92號汽油正式邁入9元大關,燃油車的用車成本已經越來越高,而現在很多家庭在增/換購車輛時都會考慮一臺中大型SUV,如果是傳統燃油車,那么油耗普遍在9升每百公里以上,這也就意味著每公里的燃油成本至少在8毛,再加上很多一線城市燃油車限牌限行的政策,用車便利性已經不如新能源車了。

因此很多預算在30-45萬元的朋友已經把新能源車納入考慮范圍,不過目前這個級別的新能源車細分市場車型并不多,同時又有很多消費者對新勢力品牌有自己的擔憂和顧慮,打算選一部豪華品牌新能源SUV——而奧迪Q5 e-tron,應該是這部分消費群體目前最好的選擇之一。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作為奧迪基于MEB平臺打造的一款純電動SUV,上汽奧迪Q5 e-tron并非“奧迪Q5L的純電動版車型”,而是奧迪e-tron家族的一份子。我們通過車身數據就能看得出來,除了寬度少一些之外,其余數據都全面超過奧迪Q5L。實際上兩款車的定位完全不同,并且奧迪Q5 e-tron還有六座與七座的設定,因此它既不是Q5L的后繼者,更不是Q5L的替代品。
了解車身數據后我們再來看看車輛的外觀。當你第一眼看到Q5 e-tron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它的車身比例也很特別,這是一部很修長的中大型SUV,整個乘員艙看上去很飽滿,給人感覺內部空間一定不會小。
而在外觀細節方面,它會讓人覺得不完全像是一臺新能源車,實際在很多細節上還是跟燃油車很相像。奧迪Q5 e-tron車頭的特點比較明顯,設計了類似傳統燃油車的進氣格柵,不過這個“格柵”是封閉的,真正的小進氣口是在保險杠下沿,一定程度上還是尊重大家的傳統審美,另一方面也表明它針對的客戶群體是年齡層次在30以上且有家庭的消費者。
再看其他細節。它的機蓋造型比較正常,沒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設計。車頭最亮眼的還是分體式大燈,因為我們知道傳統奧迪車一般都使用一體式大燈,而這一次采用分體式大燈,顯然也是為了和傳統燃油車做出一定區別,可以這么說:“奧迪Q5 e-tron是一部特別的新時代奧迪車。”
在我看來車輛側面的亮點會更多一些。一方面是融入復合型元素,可以看到側面的前半部分有奧迪傳統線條設計,然后到了中段又突然變得很圓潤;另一方面為了營造寬體的風格,gt,展示出空間上有優勢的特點,在車門位置加了一個梯形的設計,同時提升側面的視覺效果,當腰線到了尾部,又突然做了加寬處理,實現寬體設計,這樣會讓整臺車看上去很新穎,既像一臺SUV,又有一些MPV的感覺。
尾部設計相對干練,簡潔而有層次感收緊,加上一個小溜背,讓它看上去又不是那么沉悶。最后配合貫穿式尾燈組,新能源車的特征不能少。
此外,奧迪Q5 e-tron有很多車身顏色可以選擇,這也是它不同于傳統車型的一點。另外官方提供三個不同的版本——錦衣套裝、機甲套裝以及藝創典藏版,我們今天試駕的是典藏版車型,采用的橙色顯得比較跳脫活潑,證明Q5 e-tron希望在外觀上讓車主顯得年輕一些。
進入車內,Q5 e-tron的內飾也有很多特別的設計。首先會看到非常復雜的駕駛臺設計,且采用了非對稱式的造型,大量界面都傾向駕駛座,像是戰斗機座艙一般。而屏幕的布局還是繼承了燃油車時代的特點,分體式的設計很方便駕駛員讀取信息以及操作。嵌入式儀表盤其實有著邁凱倫720S儀表的那種感覺,駕駛臺上方還有很大的AR HUD,比普通HUD信息更全更清晰。11.6英寸中央大屏加入新的AUDI CONNECT系統,基礎功能都在線,也支持CarPlay,并且引入了騰訊生態,也就是說騰訊的所有APP都能下載使用,對我這種QQ音樂“依賴者”還是非常友好的。同時官方還提供3年免費基礎服務流量,以及3年每月6GB的贈送流量,導航、聽歌等基礎保障是完全足夠的。
值得一提的是奧迪Q5 e-tron保留了空調操作實體按鍵,可以很快上手,所以對這臺車就不會很陌生。另外中控臺下方的設計很獨特,但也是很尊重傳統,奧迪Q5 e-tron還是設置了點火開關,并且掛擋的方式和燃油車沒有什么區別。
奧迪e-tron,另外還有兩點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用料做工“很奧迪”,駕駛臺頂部是大量的搪塑材料,門板中間位置有一塊翻毛皮,把手附近都是軟質材料,這一點做得很不錯,不過要是中控臺附近也用搪塑包裹就更好了,當然在一些面板的接縫處理上,上汽奧迪做得還是很到位的;第二點則是座椅的設計同樣為“奧迪風格”,我們知道奧迪很多車型的座椅包裹性和支撐性到位,但就是坐起來有點緊,因為坐墊面積沒有那么大。
在我看來豐富的前排儲物空間是奧迪Q5 e-tron的另一個內飾設計亮點。中控臺下方有一個很大的鏤空,這里可以放置不少東西,另外還加入了手機無線充電板,不過這個無線充電板有一個夾子,如果快速放開它的話可能有碎屏的風險。另外包括杯架、扶手箱儲物空間都很齊全。門板上則有更多的空間設計,比如鏤空的門把手可以加裝盒子形成一個儲物空間,同時前面有一個很大的杯架,再加上尺寸不小的門板儲物盒,特別能裝。
如果要問我“一部實用性車輛的后排需要具備哪些特點?”第一,上下車便利性要到位;第二,空間利用合理,比如第二、第三排腿部空間要夠;第三,座椅舒適性要好。通過我們的體驗,發現奧迪Q5 e-tron后門的面積和開度都很大,加上它的離地間隙并不算高,這一點充分照顧到小孩和老人上下車的便利性。而六座版本的第二排獨立座椅有著明顯優勢,膝部空間大概兩拳左右,頭部空間很寬裕至少一拳多,再加上全景天窗顯得車內很通透,座椅舒適度更是相當不錯。而得益于純電MEB平臺,第二排地板中間只有那么一點點隆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進入第三排的過道寬度剛剛好,第三排座椅的設計也較為合理,只需要將第二排座椅適當調節,身高180cm的我坐進去之后腿部和頭部都還有一些空間余量。落座第三排的感受和同級的中大型燃油SUV差不多,城區通勤和近郊自駕游都能應對滿載需求。我還發現第三排提供有TYPE-C接口、手機置物板、杯架等等,不過稍遺憾的是沒有配備第三排出風口。
說完靜態部分,我們來看看它的動態表現。

今天我們拿到的是一臺50 e-tron quattro車型,駕駛感受上,首先動力響應是完全超出了預期。踩下電門,動力呼之即來,當然這也是根據電門踏板深度來決定的。初段會顯得比較柔和,感覺只有后電機在做功,完全不需要前電機介入——還真別說開起來的確像一臺后驅SUV,駕駛體驗感良好。而當把踏板下壓到一半,能夠明顯感覺到前后電機同時發力,并道超車這些動作完成起來非常輕松,這個時候車輛就已經很快了,因此在常規路段完全沒有必要踏下全電門。官方給出了0-100km加速是6.7秒,妥妥碾壓同級3.0T車型。另外一點就是在體驗上,由于沒有了變速箱的換擋頓挫,也要比燃油車好一些,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開慣了新能源車后就再也回不去”的原因。
你好,奧迪e-tron綜合續航里程470公里,DC充電后40分鐘左右將充至80%。而且國內有12萬個公共充電樁,滿足日常出行沒問題。外觀上這款e-tron與奧迪,之前的車型沒有太大區別,線條流暢,尾部有貫穿式尾燈。這款新車采用半封。
這次試駕時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暴雨,并遇到不少積水明顯的路段,不過這也正好檢驗了Q5 e-tron在較惡劣天氣下的表現。像一些兩驅車在這種路段行駛可能會出現打滑跡象,而e-tron 50 quattro這個版本由于有電四驅功能,隨時做出動力的再分配,協調整個車身以便更平穩的運行,期間確實沒有出現任何兩驅車會有的打滑,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大保障。
奧迪Q5官方提供的綜合油耗(L/100km)為8.2-9.9L/100km,網友的反應是沒有封頂,但不到零。不過,這也是真正的油耗。畢竟每個人在路上都會遇到不同的情況,油耗自然也會不一樣。很多時候交通擁堵是很難避免的,尤其是在。

最后談談和這臺車定位相關的重點——舒適性。奧迪Q5 e-tron的懸架調得不錯,懸架的支撐性以及濾震能力都在線,絕大多數路況都能夠很好的去應對,并盡可能保證乘員艙的舒適性,簡單來說就是:它和Q5L有幾乎一致的乘坐感受,并完全勝任家庭用車的要求。
Q5 e-tron在動力上分為兩個版本,一個是搭載單電機的40 e-tron車型,綜合最大功率204馬力、峰值扭矩310牛·米,動力和很多2.0T燃油車大致相當;而50 e-tron quattro車型則搭載的是雙電機,綜合最大功率306馬力、峰值扭矩460牛·米,已經。
當你看到這里的時候,會不會對奧迪Q5 e-tron這臺車產生興趣,但同時也會有所顧慮?比如說電動車的電力系統和動力電池會不會有保障,或者說像燃油車那樣由廠家提供一些質保?據了解,上汽奧迪給出的是3年10萬公里整車質保,這一點和燃油車一致;而8年16萬公里的三電質保,其實已經超過了很多燃油車的質保時間,再加上3年三次免費的基礎保養和高壓電檢測,基本可以排除我們對于新能源車質量的擔憂。
駕仕總結:
綜合分析上汽奧迪Q5 e-tron,一方面比“雙B”的同類車型推出得更早,在傳統豪華品牌新能源車中占得先機,另外一方面也不必去與蔚小理比較,在37.65-47.95萬元這個價格區間,Q5 e-tron顯然比理想ONE之類的車定位更高。所以正如我們開頭所說,目前Q5 e-tron是這個價位六座新能源車的獨一檔,而且它十分契合很多家庭換購的需求——既是豪華品牌,又做到實用性突出。
奧迪Q5的百公里油耗為11L。關于奧迪Q5的更多資料如下:1、特性:奧迪Q5是一款動感而全能的SUV,完美融合了運動型轎車的車身設計、高效動力和靈敏操控、SUV的越野安全奧迪Q5性能以及旅行車的出色舒適性和靈活多變的內部空間,延。
文|道道
圖|網絡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