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車怎么樣
日企中最沒底線的,三菱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跟它搶第一。
前兩天,三菱電機爆出數據造假問題,三菱高管再一次玩兒起了「躬匠精神」,鞠躬表示自己對不起行業和消費者,并且表示自己一定會改。
過去,三菱汽車對60多萬臺汽車的油耗數據做出更改,讓其看起來更加省油,欺騙消費者。
而三菱材料更是迷之騷操作,因為技術、時間、利潤等要求,其篡改橡膠密封件制品數據來達到用戶需求,使用這些部件的波音、空客等企業深受其害。
在保證數據客觀性上,三菱可以說是最沒有底線的,一旦數據不合格就會通過篡改的方式讓其合格,更恐怖的是,對產品質量的把控,三菱從不會把“好好造車”這個信念刻在骨子里。
2000年第一臺三菱汽車因為剎車失靈問題被推上熱搜,日本調查結果顯示,三菱一共銷售有質量缺陷的轎車80多萬,這是在明知產品質量不達標基礎上銷售出去的,受到嚴重信任危機之后,三菱處境每況愈下。
國內市場中,三菱同樣也是一副不好好造車的樣子。
兩家合資企業分別為廣汽三菱和東南三菱,兩家企業在中國市場都未做出成績,對產品質量的控制也相對較差,比如說去年,廣汽三菱召回一批歐藍德,2015年進口三菱召回一批藍瑟、EVO,前幾年廣汽三菱召回很大一批勁炫車型。
雖然三菱在中國市場銷量不大,但召回次數可以說是日系車企中最頻繁的一個。
所以一般來說一旦出現大量問題,三菱就會先鞠躬然后找個背鍋俠扛下所有,重復上演造假的問題。
2021財年數據顯示,三菱汽車全球銷量93萬,成為日本企業中體量最少的企業之一,雖然三菱汽車賣得少,但不耽誤三菱的強大,三菱集團的核心業務已經涉及到航天、石油、飛機、電氣等領域,賣車對于三菱來說真的只是灑灑水的事情。
很早之前就統計過,三菱集團的規模達到21萬億。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三菱是日本對外發展的重要支柱企業,所以有沒有工匠精神不重要,畢竟工匠精神是豐田、本田、日產這些沒有背景后臺的企業需要講給消費者聽的。
三菱這種有背景有后臺有歷史的企業根本不需要做好產品,它只需要瘋狂地搞擴張就行,被爆出造假、缺陷直接鞠躬就行。
這也是三菱有恃無恐,基本上一年都要鞠躬一次的根本原因。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