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商用車圖片,東風商用車圖片海報
時隔18個月,東風商用車領導班子再次調整。9月1日,在東風公司董事長竺延風的見證下,東風商用車圖片海報,東風商用車領導班子正式調整:東風公司總經理助理周先鵬出任東風商用車董事長;東風商用車副總經理王瑋,接替王強擔任東風商用車總經理。
誠然,東風商用車的高層換防是為了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但殊不知,換帥,也只是其找尋市場存在感的第一步。如今在市場大環境,以及對手的承壓之下,東風商用車已經容不得半點松懈。
“井噴”下難掩暗流
9月1日,東風商用車召開干部大會,宣布東風商用車領導組織架構調整。報告指出,經東風汽車集團研究決定:東風公司總經理助理周先鵬兼任東風商用車董事長,同時推薦王瑋任東風商用車總經理,原東風商用車總經理王強不再擔任相關職務,另有任用。
竺延風表示,對王強在東風商用車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謝,對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新領導班子未來的工作寄予厚望。
正如竺延風所說,王強在任期內,的確做出了一些成績。
數據顯示,今年1-7月東風商用車銷量約占集團商用車板塊總銷量的30%。
1.東風天龍的油箱容量在400升左右。東風天龍是東風商用車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重卡。它結合國際汽車制造技術打造,融入了東風集團大量的自主創新。2.在汽車制造過程中實現了大量的自主創新,全面提升了汽車整體系統的性能,在汽車的。
不可否認,“向內看”,一切都在向好的、至少是積極的方向發展,但“向外看”,東風商用車卻難言輕松。
東風D760是東風商用車公司于2013年推出的一款大馬力重型卡車。早在2013年初就有網友在網上曝光過東風D760重卡的諜照,2013年4月20日上海車展開幕,從東風商用車展臺上也證實了之前爆出的諜照確實是東風D760重卡的圖片,隨著
持續承壓
但到了2021年,東風商用車不僅沒能在重卡市場追趕上一汽解放的腳步,而且身后的重汽也在無形中,“刺痛”著東風商用車。畢竟,對于行業第一把交椅的渴望,是任何一家車企“畢生”的奮斗目標,東風自然也不例外。
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一汽解放銷量29.97萬輛,市占率為26.74%,比2019年提高3.3個百分點;東風商用車(含乘龍、華神)銷量21.61萬輛、中國重汽銷量21.25萬輛,兩家市占率均近20%。但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東風商用車下降0.5個百分點,中國重汽提升3.74個百分點。
如果從近期單月銷量來看,中國重汽的上升趨勢更是不容小覷。
以8月為例,中國重汽8月份繼續蟬聯月銷量冠軍,當月銷量約為1.65萬輛,同比降幅-22%;1-8月,中國重汽累計銷售重卡22.90萬輛,同比增長41%,市場占有率上升到19.5%,漲勢迅猛,獨占鰲頭。作為對比,東風商用車同比下降68.77%,連續5個月呈現下降勢頭。
具體來看,東風商用車有兩款牽引車上榜,均是天龍KX旗艦重卡,一款是為中國郵政量身打造的4×2快遞車,整備質量8.27噸,搭載自主品牌龍擎DDi13發動機,最高功率520馬力;另一款是6×4危險品半掛牽引車,整備質量8.
不難看出,如今東風商用車正處銷量動蕩之際,若照此趨勢發展,其與二者的差距恐怕將進一步拉大。
此外,在各大商用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天然氣重卡領域,東風商用車也處在明顯下風。
更可怕的是,銷量之外,另一件行業大事也影響著東風商用車。
東風集團可以說是中國汽車工業的先行者,不過這個品牌早期一直都在商用車領域發力,東風乘用車品牌的市場份額并不大,而且主要停留在低端領域。不過近幾年東風風神品牌正在逐漸轉型,作為東風乘用車旗下的主力品牌,東風風神已經開。
商用車市場要變天?
眾所周知,外資商用車品牌覬覦中國重卡市場已久。與此同時,隨著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的取消,也進一步激發了外資商用車品牌投資的熱情。
東風小康旗下有很多商用車,有C系列、K系列以及D系列車型,最近,東風小康新增C51/C52車系,其中C51為單排座貨車,C52為雙排座貨車,各推出2款車型,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區間為4.69萬-5.39萬元。外觀方面,新車前臉采用。
近期,繼奔馳重卡、斯堪尼亞宣布國產化之后,沃爾沃卡車收購江鈴重汽,也成為了時下外資卡車國產熱的其中一員。
對于巨頭沃爾沃卡車而言,成功收購江鈴重汽,被認為是在中國實現本地生產的方式。
也正因此,我們更應該警惕,如今外資重卡巨頭加速“引進來”的潛在威脅。
要知道,與國產卡車的定位不同,外資卡車瞄準的是高端化市場。世界汽車組織(OICA)公布的數據顯示,售價在30萬元以下的重卡占據了中國重卡市場90%的比例,而外資卡車的價格主要在50萬元以上。
對此,行業觀點認為,外資卡車進軍高端市場,將對中國重卡企業的高端化發展帶來壓力。
雖說在此背景下,目前,一汽解放、東風汽車、中國重汽、陜汽等國產重卡巨頭,已紛紛在研發高端卡車并逐步展開與外資巨頭的對抗,但最終結果如何,還是未知。
可以預見,在不遠的未來,“中、外”商用車品牌必將上演激烈一戰。如何在接下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也將成為自主商用車企的一大課題。而身處亂流之中的東風商用車又豈能獨善其身呢?
東風汽車集團控股的東風風行,從近三年的毛利來看,一直為正,2017-2019年的毛利分別為:20億元、11.53億元、9.94億元,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為2.9億元。目前,東風柳汽的產能利用率為43.87%,據汽勢Auto-First了解,東風商用。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