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寧德基地,上汽寧德基地產量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約莫在三個月之前,筆者曾受邀參觀了上汽臨港生產基地,平均76秒下線1輛整車的速度帶來的震撼如今歷歷在目。日前,筆者又來到了上汽寧德汽車制造工廠,作為上汽乘用車集團的第四大生產基地,這座僅歷時17個月就實現了竣工投產的超級智能工廠被官方譽為上汽創新發展的“航母基地”,按照“柔性化、數字化、自動化、數據化”理念打造而成的生產線甚至平均每分鐘即可生產一輛新車,包括全新MG5、MG領航以及面向東南亞市場的HS等熱銷車型均出自于此,那么它背后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亮點?
工廠概況簡介
上汽寧德整車制造基地所在園區占地面積約6800畝,南北縱向3.5km,東西橫向1.5km,分為整車廠和配套零部件工廠兩大部分,主機廠部分占地面積約2100畝,采用一次規劃、分布實施策略,一期總占地面積1500畝。其中整車廠的四大工藝(沖壓車間、車身車間、油漆車間、總裝車間)也包含在了一期規劃內。
基地俯瞰圖
得益于“沿海腹地”位置,和相對豐富、配套的產業鏈以及更多智能、科技生產手段的加入,上汽寧德工廠做到了平均每分鐘可以生產一臺新車,一期規劃雙班60JPH可達24萬輛的年產能,飽和狀態下能達到30萬輛的產能。
上汽乘用車對寧德基地的定位明確,全新智能工廠,布局東南沿海,打造上汽乘用車重要的出口基地之一;目前正在生產的就有10月份上市的MG領航、11月上市的全新MG5、純電動車型科萊威CLEVER,另外還有出口東南亞的SUVMG HS等。明年大概還會有兩款全新車要加入制造,還有十多個改款車等,戰略地位十分突出。
工廠車間有啥亮點?
車輛從0到1,從各項材料到成品車下線,在生產階段必將經過沖壓、車身、油漆和總裝四大環節。車身車間是我們本次重點參觀的區域,它的主要工作就是焊裝。從沖壓車間生產出來的沖壓鋼板,將根據分類運輸到各個分類總成的生產線上,然后通過焊接組裝起來,形成白車身。
車身車間幾乎都是機器人在干事
從現場布局來看,車身車間與沖壓車間為貫穿式設計,總占地72576㎡,由三條30JPH分拼線、兩條40JPH主線、一條60JPH裝調線組成。
整個車身車間給人的感覺是自動化率非常高,共有511臺機器人、四套在線測量系統、三套激光焊設備,總焊接自動化率可達99%。我們在場內鮮少看到有在車位上操作的工人,取而代之的則是數控機床、六軸機器人(機械手)等設備,智能化水平和智能設備密度可見一斑。
不光如此,車身車間還將“數字化”演繹得淋漓盡致。車身車間通過機器人大數據智能診斷技術,對1000多種設備進行主動式預警,降低非計劃停機時間20%。在車身車間,因自動化率達到99%,所以也是工人最少的車間,車身車間的工人主要任務是復查以及排錯。
車身車間通過機器人可完成自動化點焊、螺柱焊、CO2焊、自動涂膠、自動鉚接等先進的工序和工藝。通過高柔性化生產線和機運線;物流運輸“零”叉車等先進技術可以幫助車身車間實現高節拍、高自動化率。
激光焊接技術則是另一大亮點,根據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項目管理部整車平臺總工程師辛兢澤介紹,激光焊接強度上要比傳統的點焊工藝提升了25%以上,而且密封性和隔音要優于傳統點焊。
另外就是美觀度上,傳統的點焊需要加裝飾件遮擋,像全新MG5這款車的溜背造型顯然不合適,所以車身頂蓋和行李箱蓋全部采用激光焊接,讓外觀可以做得一體成形,更加美觀。
更有趣的是,我們還看到大量的AGV小車靈活穿梭在整個車間的每一個角落,而且遇到前方有行人或者障礙物時會自動作出反應,等待合適的時機才會重新前行,無需人工干預也能智能地完成運輸各種零部件的重任。
總裝車間:燃油和新能源混線生產
上汽的商用車品牌有紅巖、大通、依維柯、五菱、申沃(VOLVO)上汽的乘用車品牌有大眾(桑塔納、斯柯達、朗逸、等)、通用(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等)、榮威、名爵,現在五菱的寶駿也即將上市。寧德上汽屬于上汽集團,一般品牌。
寧德工廠的總裝車間亞洲最大,占地面積約14萬㎡,可以實現100%自動化的制造工序。車間廣泛采用高自動化設備進行車輛的裝配或輔助裝配,擁有國內最大跨度機運系統和RFID自動識別、扭矩大數據分析、先進質量監控等技術,為工廠高效率、高質量生產提供強大支撐。
和內飾總成一樣,底盤也同樣在人機協同下完成,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數據中心可以實現異常信息監控和精準控制,生產線上擰緊合格率達到了98%。
該車間最大的亮點莫過于高柔性化生產線了。機運線的分線和主線都具備4平臺6車型混線生產的形式。就拿目前生產的MG5、領航和科萊威CLEVER來說,當MG5和領航這些燃油車車架經過動力電池裝配線上時,機器人系統會自行判斷識別,此時不會啟動安裝程序。而當科萊威CLEVER車架通過時,自動進行電池裝配。
對于傳統的總裝模式,這絕對是破天荒性的。在這之前,共生產線的可能頂多就是同平臺下的不同產物,例如大眾的高爾夫和奧迪的A3,或者大眾的探歌和奧迪的Q3,而對于不同能源車型共線絕對是鮮有聽聞。以大多用戶的認知來看,或許這可能需要另辟一條生產線,而在寧德工廠只需要RFID自動識別系統就能完成歷史性的蛻變。
最后聊點有意思的
上汽選址寧德背后有何深意?
發展海外市場,帶領自主品牌走出去
從上汽工廠選址寧德來看,這其中上汽人所打的算盤絕對是司馬昭之心。
寧德位于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西鄰南平,南接省會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同時,寧德又擁有世界級天然深水港三都澳。
如此看來,寧德算是一個擁有便利水上交通的重要港口城市。“靠水吃水”的文化傳承基本奠定了寧德將是發展海上(外)交易絕佳地的基礎。縱觀歷史,無論是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中國的廣州、上海以及日本的諸多沿海城市,有幾個不是對外開放、市場活躍的城市呢?
毫無疑問,上汽名爵選址到這里無疑是押了更多的籌碼到海外市場上,確切說是東南沿海和東南亞市場。
熱銷東南亞的名爵HS右舵車型同樣產自寧德工廠
企業回2023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汽車產業及供應鏈博覽會將于2023年5月24-26日繼續在安慶會展中心舉辦。以“創新驅動,智行未來”為主題,設立汽車先進制造展區、汽車零部件展區、新能源汽車技術及核心部件展區、大型汽車集團展區四大展區展示全球汽車產業。
從2019年名爵銷量來看,去年全年MG在國內賣出了23.65萬輛的新車,而據官方統計,去年名爵的海外銷量是13.9萬輛,已然超過了國內銷量的半數,預計今年海外市場表現會達到新的高度。
名爵在11月份也繼續保持了國內汽車單一品牌出口數量第一的頭把交椅,出于長期平穩向好的海外需求,寧德工廠的建成和投產無疑成為了上汽名爵的出口業務堅實的后盾。
銷量不愁,壓縮成本和保證產能是關鍵
寧德上汽普工崗位最好。1、工作輕松,協助機器人焊接輔助。2、待遇好,包吃包住,綜合薪資7500元到8000元。公寓式宿舍,空調、熱水、衣柜一應具全。上汽集團福建寧德生產基地,是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
名爵品牌的總體銷量近來也是在穩中求進,8、9、10三月分別售出16744輛、18626輛、26090輛,10月銷量環比40.07%,同比增長26.03%。
一來是后疫情時代,車市整體回暖所帶來的銷量提升;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名爵的年輕化轉型已頗具成果。
應該是上汽的,寧德基地是上汽乘用車第四大生產基地。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是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承擔著上汽自主品牌汽車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從誕生之日起,乘用車公司就依托上汽集團
正是這樣一臺內外兼修,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都為運動做著背書的后浪專屬座駕,一時間成為了大批年輕消費者追逐的熱血車型。而從首月就近萬臺的批發量來看,產量需要得到保障。
好進。寧德基地是上汽乘用車第四大生產基地,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是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承擔著上汽自主品牌汽車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其通過招聘公告來看十分的好進,只需要通過面試即可,而且。
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不是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對于有些零部件或許需要工廠提前進行采購,這就不得不需要大批的倉儲成本。而園區的產業鏈優勢大大降低了庫存壓力,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展望新能源,聯手寧德時代
數據顯示,2020年10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達5.9GWh,同比上升44.0%。政策、市場環境的驅動下,新能源車也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攻勢。
科萊威CLEVER
總結
上汽寧德工廠是上汽集團在當下甚至是未來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之一,它不光具備了國內頂尖的生產工藝和全球前列的自動化水平,同時也將智能化、網聯化融入的生產經營中,在自身的硬實力上已經擁有了較高的水準,有更多的資本可以與外部產業配套和匹配。
在地理位置上,筆者也充分感受到了上汽工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產業宏圖。天時、地利、人和都將為名爵乃至上汽的海內外市場注入新的活力。電氣化轉型正在路上,早日實現戰略目標將指日可待。對上汽而言,這為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也更期待名爵和上汽能夠有更好的明天,成為更耀眼的自主之光。(圖/文:太平洋汽車網 黃增鑒)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