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350,寶馬350新款2022款裸車價格
本年度最受關注的車型一定少不了無極SR4 Max,寶馬350新款2022款裸車價格,作為無極的首款踏板車,起點很高,一出手就是350級別,還有TCS、無鑰匙啟動等一流規格配置加身,作為踏板車領域的新軍,無極拿出了它的誠意和氣勢。
雖然三車都是350級別大踏板,但它們的定位和群體不同,C400 GT為全球車型,與SR4 Max的價差較大,S 350則為時下很流行的ADV風格大踏板,與SR4 Max的運動旅行風有些差異,嚴格來講,將這三臺車放在一起對比有失公允。
所以本期橫評,大家也可以看作是筆者對這三款車的進一步解讀,車無完車,各有優劣,還望大家理性看待。
外觀部分,C400 GT與SR4 Max同屬于運動旅行風,前者為2018年發布,雖然整體外形至今幾乎沒做改動,但不得不佩服寶馬在外形設計上的超高造詣,動感而大氣的造型放在現在依然很能打。
SR4 Max因為與C400 GT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在外形上有很明顯的“延用”痕跡,在保證GT風格的前提下,無極做了一定的改動和優化,具體后面會說到。
S 350則為時下流行的跨界踏板風,外形緊湊硬朗,帶有明顯的ADV元素,它同時是光陽的首款跨界大踏板,國內外市場幾乎是同期發布,也算是一款國際車型,具備較高的知名度和辨識度。
大燈造型,三車的區別較大,C400 GT由寶馬家族化天使眼大燈組成,大燈點亮效果很贊,氣場十足。
SR4 Max的大燈設計是三輛車中最復雜、技術含量最高的,倒V形分體式LED大燈融入了流水效果的轉向燈,還加入了鮮見的轉向輔助效果,同時大燈還有延時關閉功能。
SR4 Max還在前面板中間加入一顆攝像頭,起到行車記錄儀的效果,還具備一鍵快速抓拍功能(手把按鈕控制),這也是三輛車中獨有的。后期若單獨加裝一套行車記錄儀的話,價格基本上都在千元以上,而且還要重新走線安裝。如果把后攝像頭也給安排上,那就完美了。
尾部燈組采用貫穿式LED燈帶,還加入了緊急制動爆閃的效果,起到一份額外的安全保障。不過個人建議在其中加入黃色轉向燈一起爆閃,效果會更好,也更符合大眾的邏輯(汽車里的設計)。
S 350的大燈造型看起來很兇悍,尤其是在兩道立起的LED燈帶的點綴下,殺氣很足。
百公里平均油耗13升。寶馬旗下是沒有350這款車的,3系中動力最強的車型是m340i。寶馬是一個來自德國的汽車制造廠商,3系是寶馬旗下的一款b級轎車。寶馬3系已經被國產了,國產版3系一共使用了三款發動機,分別是低功率版。
因為車型定位不同,可以看到C400 GT和SR4 Max配備了相當大的前擋風,兩者均起到不錯的擋風效果,但SR4 Max還可以有小范圍的調節空間(手動)。
因為車型定位關系,S 350短小精練的擋風可在站立騎行通過一些非鋪裝路面時,防止擋風對駕駛者造成干擾,阻風效果就很一般。由于S 350已經發布一年多,改裝市場比較成熟,市面上有更大面積的前擋風可以選購。
寶馬350li性能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4點4T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460kW,峰值扭矩750Nm,傳動系統將匹配8速自動手動變速箱,并配備四驅系統,外觀方面新車由寶馬涂裝,命名為個體凍深灰色II,顏色類似明亮的金屬灰。同時。
C400 GT的儀表采用6.5寸液晶屏,通過寶馬獨有的旋鈕式操作儀表畫面,不過投屏導航功能在國內無法使用(引用的谷歌地圖國內無法正常使用)。
SR4 Max為7寸TFT液晶屏,可通過APP手機互聯,實現儀表導航等功能,功能非常全面,基本上是目前國產車型中最高端的。
S 350的儀表則顯得小巧很多,一般的行車信息都有,儀表頁面干凈,辨別效果很好,但功能比較常見,相比SR4 Max有較大差距。
三輛車都配備無鑰匙啟動系統,不同的是C400 GT和SR4 Max為一鍵啟動,S350為旋鈕加按鈕啟動,前者更有科技味,成本也要高出許多,后者更有機械感,具體看個人喜好,但S350啟動旋鈕外圈加有藍色LED燈帶,氛圍感好評。
前儲物空間,C400 GT與SR4 Max均需要解鎖后才能開啟,私密性更好,前者儲物蓋下落時有明顯的阻尼感,后者要快一些。S 350則只有左邊單邊儲物盒(右邊為封閉式,內置鑰匙感應器),為傳統的直接按壓式開啟,內置一個USB充電接口,另外一個充電接口放在方向把中間的裝飾蓋下方,這個設計很獨到。
C400 GT與SR4 Max的油箱容積均為12.8升,一個是提拉式開啟,一個是旋動開啟,均需要斷電且鑰匙在旁邊才能打開,S 350稍大一些為13L,通過旋鈕打開第一層油箱蓋,再手動擰開最終的油箱蓋,相對來說要繁瑣一點點,不過習慣了也還好。以上通過下面這個小視頻來演示。
SR4 Max的儲物蓋內側,還加有一圈軟性墊圈,起到防塵防水的同時,還有一定的緩沖效果,細節考慮更加周到。
手把上面,SR4 Max加入了獨有的手動駐車裝置,臨時停車、特別是陡坡路段的安全性更有保障,這也是一個加分項。
不過C400 GT和SR4 Max的剎車和手把拉桿間距都不可調節,不如四段調節S 350更具人性化。
13萬。350寶馬(BMW),中文全稱為巴伐利亞發動機制造廠股份有限公司。該寶馬是14年的,行駛了20萬公里,14年車齡,因此評估該車值13萬。2022年8月3日,據財富中文網消息,寶馬集團入選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排名。
因為車型定位不同,C400 GT與SR4 Max在車身尺寸和軸距方面比S 350更大,所以在腿部空間更有優勢,但后者在操控方面的表現會更好一些,具體后面會細說。
同樣是因為軸距和車長的優勢,C400 GT與SR4 Max的座椅長度更長,加上均設計有更舒適的靠背,騎乘舒適性方面優于S 350。
座下空間,SR4 Max是三車中表現最好的,能同時放下一頂國產四分之三盔和帶尾翼的全盔,中間還有一定的富余空間,C400 GT采用折疊式設計的專利馬桶設計,空間表現稍遜于SR4 Max,而且折疊式座椅只能停車的時候使用,便利性較差。S 350前半部分空間放不下同樣大小的四分之三頭盔,后部分則沒問題。
輪胎及規格方面,SR4 Max與C400 GT保持相同的品牌型號及規格,前120/70-15,后150/70-14,均為印度尼西亞產的倍耐力天使系列,但SR4 Max多了胎壓監測功能,這也是三車獨有的配置。S 350則為正新提供,規格為前前120/80-14,后150/70-13。兩套輪胎的價差在450元左右。
制動方面,SR4 Max與C400 GT同樣為相同規格型號,前雙盤對向四活塞輻射卡鉗,后單活塞,前后均為西互牌制動。
S350為前單盤三活塞,后雙活塞,制動品牌不詳(印的光陽LOGO)。
在制動配置方面,三車均有ABS防抱死系統和TCS牽引力控制系統。
減震方面,SR4 Max與C400 GT均為KYB提供,且規格一樣。而S 350依然無法辨別品牌標識。保守估計,兩套制動和減震的差價應該在1000元左右。
在車輛底部,SR4 Max與C400 GT均加有一塊鐵質防護板,但風扇的位置是空的,而S 350在這一位置設計有鏤空式塑料防護板。
上圖為SR4 Max與C400 GT下圖為S 350底部位置
主支架與地面接觸的位置,SR4 Max與C400 GT均加有鐵塊來增加受力面積,以預防在松軟路面,支架陷進去的現象,S 350則是簡單的鋼管。
寶馬(BMW),中文全稱為巴伐利亞發動機制造廠股份有限公司,德國汽車品牌,寶馬的車系有i、X、Z、純數字4個車型,1、2、3、4、5、6、7、8等幾個系列,還有在各系基礎上進行改進的M系(寶馬官方的高性能改裝部門),。
上圖為SR4 Max與C400 GT下圖為S 350主支架位置
而在側支架與車架的接觸部位,SR4 Max與C400 GT均為直接接觸,收起支架的時候會有明顯的磕碰聲,雖然不影響使用,但給人的感覺可能不是太好,若像S 350一樣,在中間加有一款橡膠來緩沖會更好。
圖為SR4 Max與C400 GT下圖為S 350側支架位置
后輪擋泥板位置,SR4 Max與C400 GT均沒有設計單獨的擋泥板,相比S 350雙層擋泥板設計,防甩泥水效果要弱一些。
SR4 Max與C400 GT均搭載一臺實際排量350cc的水冷四氣門單缸發動機,前者最大功率21.25kw,扭矩30N.m,后者25kw、35N.m,對應的輸出轉速一致。
小結:通過對比分析三車的外觀配置情況,我們發現無極在SR4 Max上,拿出了它作為其首款大踏板的誠意,配置幾乎拉滿,屬于目前這級別車型里的一流水平,精細的做工和很多人性化設計深入人心,再有“寶馬基因”的光環,一經亮相,即圈粉無數,這也讓作為新軍的它,有與各位強勁選手扳手腕的底氣,后生可畏。
C400 GT作為寶馬目前最暢銷的全球車型之一,雖為隆鑫打造,但在寶馬的高要求和高標準下,該車并沒有拖寶馬的后腿,整體表現符合筆者對“藍天白云”的期望,從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寶馬高超的造車水準。但該車從2018年發布至今并沒有做較大的改動,面對越來越多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以8萬多的售價來看,應該還是會有些心有力而力不足。
S 350是光陽加碼內地市場的代表性車型之一,國外發布不久后就隨即引入,且配置方面不縮水,水冷四氣門發動機加TCS系統,是目前常州光陽系列產品中的頂級待遇。光陽深耕踏板車領域多年,尤其是大踏板市場,在內地一直排在第一梯隊,這是無極在內的每一個入局者都要面對的強敵,而且S 350還是目前很流行的ADV踏板風格,可謂占得天時地利人和。
最后,拋開價差一倍多的寶馬C400 GT(82900元起)先不談,無極SR4 Max(39888元)和光陽S 350(38800元)、和某某某或許更香的車型,你們會選誰呢?先別忙著下結論,下期我們深入研究!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