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者B3,漫步者B3說明書
隨心所欲者在不惑之年曬客廳一角
本來這個標題應該是不惑之年的中年不怪蜀黍客廳投影記錄,目的是取之于張大媽用之于張大媽,去年九月置換了房子之后,受張大媽里多篇家庭影院的帖子啟發
在新家安裝了投影設備和投影幕布,搬到新家已經兩個月,影音欣賞之余也有了將這段經驗分享的欲望。不過,看了最近幾篇原創文章,發現各路神仙的要求好高啊,像我這里一沒有裝功放,二沒有裝環繞,三沒有搞NAS,只靠移動硬盤插在高清播放器上玩玩的“三沒一硬”之徒,實在不好意思在標題上冠以“家庭影院”的名義,免得侮辱各路神仙的法眼。那索性,就曬曬自家客廳的一角吧。不惑之年已過,心態也有了小小的隨心所欲的感覺,再怎么不堪,也能給后來的各位先進一點小小的啟示吧,如有共鳴,一并討論,當然,肯定也有不喜歡的人,我也經常在張大媽處看到些下三濫的分享,不過也就是繞行而已,但如碰到噴子,我當然也不會吝惜口水問候他們的十八代先輩。
客廳一面
這是此次分享的客廳,正面視角如下
正當中擺放的是在同仁買的唐卡,出處來源于前年去西北的一次旅行,引進我自己的游記“此次西行計劃自隴西至河西走廊——始西安,過蘭州,甘南走一圈,雪域高原與黃土高坡在此親密接觸;返金城后下武威,再張掖,祁連山雪,關山飛渡;再北上額濟納,至嘉峪關止,拜現代科技所賜,凡三千里,一路西行”(對這段旅游有興趣的可以參見此文章,同仁段臨近末尾)。受家庭的影響,雖然我走過很多宗教圣地,但因是唯物主義者沒有宗教信仰,所以我心懷坦蕩,主流宗教自千年以降,自然流轉下無數讓人激賞的遺產,不必膜拜但也無須排斥,我擁抱一切美好的東西。
B3是漫步者的首款SoundBar音箱音質還不錯,為電視而設計。什么是SoundBar,指的是長條形狀的一體式音箱,在平板電視日益普及的今天,催生了SoundBar的市場,因為平板體積的問題,內置的音箱系統遠不如CRT時代的給力。SoundBar的。
唐卡描繪的是正面相,白度母。買的時候是卷軸,后來到福州路找了家店用畫框裝裱起來,放在廳的中央,切實氣魄非凡。
這次裝修,只有15米的HDMI線是在京東上買的,隔天就要用所以就京東了,還有美的的脫排油煙組合套餐,因為別人送了京東的電子券,其他裝修所買的都在馬云家,高清播放器,幕布,支架,soundbar皆當仁不讓。鏈接如下:
音樂模式就可以EDIFIER漫步者是國內第一、全球第二大專業多媒體音響企業。專注音頻技術研發,產品涵蓋多媒體電腦音箱、家用音響、汽車音響、耳機等領域。
播放器:芒果 海美迪 Q5四核。
幕布: 119寸 電動拉線幕 HD-E30。
支架,投影機 吊架 可伸縮吊架 。
soundbar:漫步者 B3。
其中播放器多說一句,選擇這個播放器原因是因為HDMI線的緣故,話說我根據水電工的要求買了根15米的線,埋在墻里放在合適位置然后就是兩個月的裝修,等最后開始調試開始用的時候,發現留在墻外的距離大概只有半米不到,播放器只能緊緊的貼著墻壁,由于我是用移動硬盤放片子的,所以每次用移動硬盤的USB線插播放器的口子,都需要雜耍般的貼著墻壁摸。我有三個移動硬盤存放電影,還有四個硬盤硬盤存在紀錄片,綜藝啥的,所以,用了兩次便逼得我換播放器,找了整整兩個小時,我總算找到這個海美迪播放器,它的USB口是在側面,雖然沒有找到USB口在正面的播放器,不過它還是極大的解放了我。
這就是海美迪播放器,看到USB線了吧,不過用起來還不錯。
我的漫步者soundbar,我認為不錯,那些金耳朵啥的,我只想問一句,你們是不是都住在別墅里或者視聽室里所以可以不顧鄰里關系嗎?
您好!漫步者首款基于SOUNDBAR的電視音響系統,B3在其聲學配置、新技術應用以及連接擴展性方面,均不遺余力。聲學配置方面,使用了一對高音單元、兩對中低音單元共六只主動揚聲器,配合特殊設計的低頻倒相孔,構成其高規格的。
soundbar背后接高清播放器的光纖線和DVD機(作CD機用)的音頻線。
好了,以上就是客廳一面正中央的物件,現在介紹書柜。
書柜是2011年定制的史丹利書柜,用了好幾年了,沒有變形也沒有松動,我很滿意,漫步者B3說明書,這次搬家,我把書柜一拆為二放置,中間隔了唐卡,也很對眼。書柜總共是做了四排,每排六個隔斷,可以放兩排書,這次新作了一個轉角,放些擺設和CD和雜件,等下篇再曬。
這次先曬左半邊12個隔斷,排序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左一
前排是DGG的CD,后排是凡爾納的小說,左二還露了凡爾納的作品一角,高中的時候看凡爾納的孤島歷險紀(也就是二年假期),神秘島,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等等,每本書都被翻爛了,如癡如醉。大學到前幾年,買了很多古典CD,一點點的攢,前幾年在大自鳴鐘那里掏了不少,隨著網絡的出現,慢慢的就淡了,再也不買了,想想也買了聽了有十幾年,DGG有些是大荷花,有的是PANORAMA全景畫系列,還有很多零買的雙張。
左二
前排右DG的多明戈,部分單片,緬甸買的漆器(緬甸的游歷我曾經在張大媽分享過,一搜就行),最右邊是在雅典買的相框,零七年去的,我和太太所處的地點是德爾菲阿波羅神廟前。這是我的游記(鏈接),不過帶隊的人不是我,所以行程啥的我那時還不太懂。

后排有些是父親的藏書,文革剛結束后買了一大堆世界名著,話說我最喜歡的作家國度就是法國,最喜歡的作者就是司湯達和巴爾扎克,下面便是司湯達的巴馬修道院的特寫,右邊是一整套傅雷譯文集,我剛畢業后買的第一套叢書。大學里看了很多巴爾扎克的小說,很喜歡傅雷的譯文。
左三,大部分海斗士法國作家的作品,有自己買的也有家里的藏書,有些肯定重復了但愛書的人表示沒啥關系。右方是卡爾維諾的作品集,我最喜歡的作家王曉波深受他的影響,不過買了回來還沒來得及看。
書和書中間的擺設都是一個個旅行目的地的回憶。先說說中間這個吧,對,就是那個方尖碑。來源當然是埃及開羅哈利利市場。零七年第一次出國的目的地就是小時候的夢想所在地。方尖碑是個琉璃的鎮紙,單獨看是這個樣子滴,放大看,有彩蛋哦。
右邊是去年去景德鎮游玩時買的,這里隆重推薦下景德鎮,喜歡淘小玩意的朋友,景德鎮可是個淘陶瓷類小玩意的天堂哦。
中間是在某處機場(忘了是卡塔爾或者迪拜)買的糖盒,上面有捷克畫家mucha的畫,第一眼看到就很喜歡所以做了回買櫝還珠的韻事。(上傳的時候才發現對焦對糊了)
左四,都是書,前排是帕慕克的作品集,后排是俄羅斯作品。
古拉格群島,早些年陜西路季風書店買的,還是內部版本呢,聽說索爾仁尼琴晚年也對普京大加點贊,我情愿認為這是年老后看到社會混亂后想尋求次序的一種本能,而不是郭沫若式的“非我”。不好意思,又拍糊了。
這個隔斷里還夾了兩個相冊,自己在網易印象派()做的高清書。
上一段是2012年去的土耳其,在安納托利亞高原轉了一圈,游記在此(鏈接)
下一段是2010年在意大利的游歷,沒有寫什么游記,倒是用相片穿起了一段記憶的片段(鏈接)
隨便看看:
左六大部分是藝術方面的書籍,還有東山魁夷的作品集。也是千禧年左右喜歡上的作品,在一家福州路附近的書店買了一套除了一本之外的全集,后來在淘寶上給補全了。最喜歡那本——通往唐招提寺之路,書名就像一串風鈴,叮叮當當,我心向往。明年準備出發如霓虹國。
日本書占了右邊一二兩個隔斷,不解釋,自己判斷。
漫步者b3音量不記憶因為沒有這個功能。漫步者多年來專注于音頻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產品應用,旗下產品線涵蓋多媒體電腦音箱、家用音響、汽車音響、耳機等領域,素以卓越音質、優良做工和前瞻設計而聞名,產品屢獲國際權威大獎,在業。
去過麗江的人都認識會飛的海螺,這個木雕板可是度蜜月時買的,它的腳下是叔叔從西藏給我帶的手工刀。
右三主要是音樂書,就是我大量收CD時的副作用遺留物。右邊還是去年國慶帶爸媽去柬泰緬在曼德拉烏本湖邊買的大象木雕。
右邊是在西班牙托萊多買的裁紙刀,七年了,還是鋒利如初。
話說西班牙可是我帶隊走的第一個目的地,有很多故事可供分享(鏈接),下面的那把扇子是在隆達買的。
沒有聲音記憶的。只能靠前端調節音量,不過一般在手機設備的開發者選項中,可以開啟絕對音量,避免音量過大的情況。
右四,還是英美暢銷書。中間是清邁買的小佛像,做禮物送人很不錯。
中間是班塔崴一家店里“撿”的素手,老板不肯賣說做慘了,我說和我對眼,就讓給我把。
佛手的下面是佛羅倫薩新十字教堂旁的小攤買的小皮卷子。素面朝天,我喜歡。
終于到右六了。福州路書店收的劍橋史一堆,還有湯因比的歷史研究,那本還是在貝塔斯曼買的第一本書,現在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貝塔斯曼了吧,可惜,沒怎么看過。
最后是西北行的高清書,就讓那張背靠拉卜楞寺的照片給這篇做個結尾吧。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