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去奇點,怎么判斷是可去奇點還是極點
宇宙大爆炸,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該理論表明,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當然不是如今我們通常所說的爆炸,更嚴謹地說是膨脹),138億年前的奇點突然發生爆炸,然后逐步演化到今天宇宙的模樣。
那么,宇宙大爆炸發生時奇點的外面是什么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兩點:
奇點,并不是空間上的某個點。
還有,宇宙大爆炸并不是從任何一個點開始的,是同時進行的(下面會講述到)。
所謂的奇點,更多的是一種數學上的概念,一種抽象概念,無窮小的點。現實中我們根本無法畫出這樣的點,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
可去奇點就是:右極限f(a+0)=左極限f(a-0)≠f(a)或f(a)沒有意義,稱a是函數 f(x)的可去奇點.例如函數 { x2,當x≠0,f(x)={ { 1,當x=0.已知 f(0+0)=0,f(0-0)=0,∵f(0+0)=f(
“奇點是無限小的點”這種觀點并不嚴謹,那么這里的奇點到底是什么呢?
1、若f(z)在a附近有界,稱a為f的可去奇點。因為根據Riemann的奇點定理可以知道此時f(z)在a處的極限存在,因此可增加定義a點的函數值為極限值,利用Morera可證f全純。可去之意由此而來!2、若f(z)在a處的極限為∞。
簡單來講,奇點是一種狀態。
可去奇點,極點,本性奇點之間的區別是含義不同。1、若f(z)在a附近有界,稱a為f的可去奇點。因為根據Riemann的奇點定理可以知道此時f(z)在a處的極限存在,因此可增加定義a點的函數值為極限值,利用Morera可證f全純。2。
在上世紀20年代,哈勃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遙遠星系的時候,發現遙遠星系在加速遠離我們的銀河系,而如果我們讓時間倒流,怎么判斷是可去奇點還是極點,那些遙遠星系應該加速聚集在一起,最終形成密度溫度非常非常高的狀態,這個狀態就是奇點。
這種推斷是基于“宇宙是有限大”的,基于可觀測宇宙。雖然我們不知道可觀測宇宙外面到底是什么,但可以預見的是,仍舊會是宇宙。只是因為可觀測宇宙外面發出的光永遠也到達不了地球,所以我們無法得知那里是什么。

那么宇宙到底有多大?很可能是無限大的,而一個無限大的宇宙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坍縮為有限大的狀態。
宇宙大爆炸發生時的奇點,只是現代物理學的奇點,是根據現代物理學推導出來的一種狀態。
現代物理學表明,普朗克長度是最小的長度單位,任何小于普朗克長度的單位都沒有意義。
而在宇宙大爆炸發生瞬間(10^-43秒),整個宇宙的大小是小于普朗克長度的,根據廣義相對論的詮釋,這時候四種自然作用力(強力,弱力,電磁力和引力)會合并為一種力,所謂的“超力”。
是的。可去寄點定義:如果f(z)在z=z。的洛朗級數中不含z-z。的負冪項,則稱孤立奇點z是f(z)的可去奇點。孤立奇點即假設X是一個代數簇,P∈X是X上的一個奇點,如果存在一個包含P的開鄰域(又稱開集)U,使得U。
同時,廣義相對論也徹底失效了,遇到了所謂的“奇點”,無法描述的奇點。
科學家需要更深層的理論來詮釋奇點的存在,之后出現了量子引力理論,還有弦理論(超弦理論),但最終都沒能完全詮釋奇點的存在。
或許將來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更有說服力的宇宙起源理論會涌現出來,到那個時候,我們碰到的“奇點”問題很可能會迎刃而解。
但截至目前來看,宇宙大爆炸理論仍舊是最具說服力的理論。
就好像黑洞中心的奇點一樣(當然兩者并不一樣),科學家目前還不清楚奇點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方式。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