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集團是國企嗎,廣州待遇好的十大國企
南方網訊 廣汽集團在6月20日傍晚,對外公告新一輪職業經理人選聘結果,新聘任郁俊、鄭衡、閤先慶為副總經理(職業經理人);公司原副總經理(職業經理人)兼財務負責人王丹改任總會計師(職業經理人)兼財務負責人,原總會計師(職業經理人)江秀云改任副總經理(職業經理人)。因年齡原因,吳松不再任常務副總經理(職業經理人)、李少、陳漢君不再任副總經理(職業經理人)。
從“金飯碗”到“金手拷”資源市場化配備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國企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一關鍵,進一步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廣州待遇好的十大國企,就要尊重市場規律。國企作為重要的國有資產,保值和增值、發展和壯大,在政策與制度的保駕護航下,對于高精專人才,對內留得住、對外引得來非常關鍵。
2018年7月,廣汽集團率先行動,成為廣州市首家實施職業經理人改革的市屬國企,并以內部轉聘、公開招聘等方式先后完成了3批共8名職業經理人的選聘。
深化國企市場化改革廣汽成效斐然
作為廣州市屬唯一國有企業出席本次發布會,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會上作了主題發言。他表示:“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廣東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截至去年11月,廣東汽車制造業就業人員超42萬人,同比增長3.9%。2021年,廣東省汽車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052.1億元,同比增長9.4%,占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5%;汽車制造業銷售產值9483.1億元,同比增長5.4%,占全省規上工業制造業銷售產值比重達5.8%。”
如今在疫情擾動汽車行業整體發展的三年當中,廣汽集團發展不停、速度未緩。2021年,廣汽集團實現營收4298億元,利潤總額262億元,工業總產值3500.1億元、廣州在地產值3269.7億元,位列《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第176位。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標桿企業,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攀升。今年1—5月,廣汽集團累計產銷分別為91.9萬輛、9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7%和6.4%。其中,兩大自主品牌廣汽傳祺和廣汽埃安累計銷量分別為13.6萬輛和7.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5%和120.4%。
2021年,廣汽集團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契機,以管理提升行動為抓手,抓改革、謀發展、促轉型,累計完成產銷213.8萬輛和214.4萬輛,同比分別實現5.1%和4.9%的增長。
廣汽集團是國企。廣汽集團,即廣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汽車行業領先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廣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乘用車、商用車、摩托車、汽車零部件的研發、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以及汽車相關產品進出口貿易。廣汽集團。
實現如此巨大的改革成效,曾慶洪提到了三個支撐:一是人才的支撐,人才是第一資源;二是科技創新是第一動力;三是機制體制,推進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從廣汽的發展軌跡也可以發現,科技創新始終是主線,成立至今,廣汽申請的專利達10288件,其中約40%是發明專利,“無科技不廣汽”已經成為廣汽最出彩的企業標簽。
廣汽集團是國有控股企業。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汽集團)是一家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集團,其前身為成立于1997年6月的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6月28日,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
資深專業化人才構筑廣汽向上勢能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汽集團)創立于2005年6月28日,由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整體變更成立,是由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廣州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長隆酒店有限公司作為。
今年是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曾慶洪表示,目前廣汽集團改革工作完成進度已超90%,今年,改革的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科技來推動廣汽的高質量發展,二是繼續探索“二次混改”。
2022年3月31日,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行2021年年報發布會,年報顯示,廣汽集團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56.76億元,同比增長19.82%;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73.35億元,同比增長22.95%。
秉持著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源泉,廣汽集團將堅持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目標到2025年形成擁有30人以上的領軍人才、20%的軟件人才團隊、3000人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技術研發團隊。
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提出,今年是“十四五”關鍵之年,廣汽集團將挑戰年銷量增長15%的目標。他說:“這是一個要跳起來才摸得著的目標。但是面向未來,廣汽不僅要跳,還得跑。”
--- 所以,它是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不是私企,也不純是國企,而是一個包括國有控股在內的一個合股型企業。
總結
深化國企改革是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重要一環,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廣汽集團的創新嘗試,就目前而言取得不俗的成效,在廣東省和廣州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得到認可,為廣東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思路,起到了典范作用。
撰文:陸澤彬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