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電器,三菱電器公司
去日本汽車專賣店,卻看到店里還擺放著美國產汽車,日本店員在推銷自家汽車的時候,還同時推銷美國汽車。
30年前這一幕奇怪的場景,至今讓日本人難以釋懷。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教授大西廣稱之為“我們日本人印象最深刻的事”,語氣中充滿了屈辱。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壹
原來,這都是當年美國對日本“極限施壓”的結果。1986年,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達343萬輛,被美國汽車視為最大威脅。美國因此發動“301條款”,對豐田的雷克薩斯等13種日本高級車型征收100%的關稅。
美國還迫使日本采取自主出口限制,本來約定只實施3年,但最終實施了長達13年之久。不僅如此,三菱電器公司,美國還強迫日本各大汽車公司同時銷售美國汽車,也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這就是赤裸裸的羞辱了。
“美國這個國家從來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行徑。”大西廣對刀哥說。他無奈地表示,日本自詡屬于“西方”,又被駐日美軍“包圍”,所以對美國這樣蠻橫無理的要求,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大西廣數次提醒,30年前美國對日本的這一套,今天又拿來對中國了。
的確,歷史常常驚人的相似!
在對日本汽車業進行強力打壓之后,美國又將矛頭指向了日本的高科技產業。1989年,美國將“301條款”的適用范圍從超級電腦、人造衛星、木制產品擴大到對NEC、富士通等日本科技企業的打壓。
上世紀80年代,還發生過轟動一時的所謂IBM公司產業間諜事件,日立公司的數名工作人員被指控盜竊IBM技術,遭FBI逮捕,史稱“20世紀最大的商業間諜案”。這件事最后庭外和解,但案件的詳情至今不為人所知。
企業回二手變頻器哪家好,深圳市泳金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電子電路技術服務公司。公司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部件維修,專業維修各類變頻器、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數控系統、觸摸屏、PLC、精密儀器、工業電源、各種電路板等;現場維修多種品牌。
貳
日本自主研發戰斗機的故事,值得一提。
戰后,日本首駕自主研發、生產的戰斗機是F-1戰斗機,而現在的F-2則是其升級版。1984年12月,日本防衛廳(現升格為防衛省)參謀會議開始探討F-1的后繼機問題,將其命名為FS-X計劃,并提出了三種方案“國內開發”“導入外國戰斗機”“換用現有機型”。
此外,防衛廳從1985年開始面向日本國內外公開招標。
武器競標,特別是戰斗機競標畢竟是一塊很大的肥肉,所以除了吸引到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外,美國軍工企業也積極參與競標。其中,三菱重工提出獨立自主開發戰斗機的方案,其時任社長飯田庸太郎就公開表示,“在防衛產業,如果不對日本做貢獻,那么三菱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美國政府開始向日本政府施壓,要求必須重新審查。
在強勢的美國面前,日本屈服了。1986年12月,日本政府將之前研發方案中的“國內開發”改成了“與美國共同開發”。
實際上,如果按照日美共同研發的思路,那么必將誕生一架全新的戰斗機。但是,正如很多軍事迷知道的那樣,F-2戰斗機其實以美國F-16戰斗機為基礎研發的,這里面其實就藏著美國人當年的霸道。
1987年4月11日,美國國防部調查團前往日本,就共同開發戰斗機問題進行實地考察。他們先后參觀了三菱重工名古屋航母空機制造所、三菱電器鐮倉制造所,并與日本政府交換意見。在參觀過程中,三菱重工計劃讓下一代戰斗機的主機翼采用“增強碳”(Reinforced carbon-carbon),這讓美國人大為吃驚,因為這比當時主流制造方法更為先進。
國防部調查團回去后,立即寫了一份報告,其中指出“日本正在官民一體地推動FS-X項目的推進,但是其開發經費支出巨大。雖然在部分領域,日本的軍工科技實力超過美國,但總體而言并沒有達到美國戰斗機的先進技術水平。”“日本對于FS-X項目熱情高漲,但是開發支出將特別巨大,建議以F-16為基礎進行開發。”
兩個月后,在東京舉行的日美防長會談上,美國防長突然提出,以美國戰斗機為基礎共同開發,令日本方面措手不及。當時研發計劃已經啟動,如果推倒重來,損失重大。但日本還是被迫接受了。
不久,又發生了一件讓日本人震驚的事。
于是,最后簽署的日美共同開發意向書出現了3條針對日本的附加內容:
1、側重點不一樣 三菱電機空調與三菱重工空調的側重點不一樣,目前三菱電機只做家用和商用空調機,而三菱重工空調除家用和商用空調機,還做汽車空調,運輸用冷凍機,區域制冷設備等其他大型產品。2、空調核心部件壓縮機不一樣 。
1,限制提供F-16源代碼;
2,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確保美國盡可能多地獲得分工;
3,設立條款明確規定日本必須提供技術。
這3條附加內容意味著,日本自己掌握的技術必須無條件地與美國分享,而美國的技術可以放在自己的“黑盒子”里。盡管當時自民黨內有不少聲音指責這是“不平等條約”,但竹下登還是簽了字。
叁
相比戰斗機的研發,一度風頭無二的半導體產業被美國重創,更令日本人痛惜。
SIA在報告中提出了這樣的邏輯:
三菱電機和三菱重工的區別如下:1、生產條件差異:投入規模從前期的投入來看三菱重工空調1994年建廠在投入和生產規模上三菱電機要強于三菱重工。2、設計:從外觀設計上來看三菱重工和三菱電機的區別還算比較大。三菱重工的外觀設計。
高科技武器離不開電子技術,但電子技術又離不開最新的半導體技術,如果美國半導體技術落后的話,那么在一些關鍵元件上將不得不使用日本技術,但外國貨源并不可靠,特別是戰爭期間很有可能出現斷供,美國若放任日本在半導體領域發展,就將威脅國家安全。
SIA的這份報道不僅是寫給美國政府看的,它還將這份報告公開發行。
就這樣,出于“維護國家安全”的目的,美國在1986年強制要求日本簽署促進美國半導體出口、發展的《日美半導體協議》,其主要內容就是限制日本半導體對美國出口份額,以及擴大美國半導體對日本出口份額。
一、性質不同 1、三菱重工:三菱重工創立于1884年,是日本最大的軍工生產企業。2、三菱電機空調:三菱電機空調是三菱電機株式會社和上海電氣實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中日合資企業。二、經營范圍不同 1、三菱重工:主要是軍工。
強迫日本簽完協議,并不意味著美國對日本半導體的打壓就結束了。1987年,美國以日本在第三方市場傾銷為由,要求日本賠償3億美元,這其實就相當于對日本制造的電腦、電視等商品加征100%的報復關稅。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1991年的新半導體協定中明確寫入美國的半導體在日本市場占有率必須維持在20%以上。
當時的談判桌上,有一個今天很多中國人熟悉的人——萊特希澤,他在1980年代就參與了日美經貿談判。
三菱電機是進口的,是中央空調壓縮機。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作為三菱電機集團成員之一,致力于為中國用戶創造更多價值,不僅提供先進的產品和技術,同時不斷創新,快速、準確地把握市場動態,提供適合客戶需求的綜合解決。
在美國的打壓之下,日本半導體產業走下神壇,從此元氣大傷。
日本并非一個正常國家,日美關系也比較特殊,但美國對日本先進產業的打壓,卻有代表性,所使用的手段和今天有類似之處。今天,中國人對此有了切身體會。
但所幸,中國不是日本,中國人也不會像當年的日本人那樣憋屈。
(來源:“補壹刀”微信公號)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