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韻rn3,03款時韻
杰德是東風本田于2014年基于當時第九代思域推出的一款介于旅行車和MPV之間的三排座車型,漂亮的外形讓不少家庭用戶特別喜歡。
回到開頭那個話題:
爸爸的爸爸叫爺爺;
企業回bussmann是在1914年左右創辦的,創立背景是Bussmann五兄弟在家里生產熔斷器,之后由于規模和銷售的擴大,bussmann五兄弟就把熔斷器的生產遷入了一個小型廠房當中,之后又擴展到了汽車熔斷器的生產。在1985年的時候,已經成為了電子保護方面的一。
杰德的爺爺叫……時韻?!什么鬼?!
時韻(stream)為本田基于思域的平臺推出的一款家用MPV,時韻是進口到國內時官方起的名字。
故事還得從2000年說起,當時的的本田奧德賽和基于思域開發的第一代本田CRV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本田打算再基于思域開發一款比奧德賽略小的緊湊型MPV。
第一代奧德賽
于是這款名叫stream的MPV因運而生,stream意為流或溪流。隨后從2002年開始,第一代車型進口到國內,被起了一個非常有韻味的名字:時韻(由于第二代stream沒有引進國內,所以本文還是以stream稱時韻)。
廣本雅閣2.0發動機代號:KA20A7。2.4代號:K24A4。3.0代號:J30A4。3.5代號:J35Z2。雅閣CF是1996年推出,本土專用車,配備水平較高,部分車型裝備了4WD四驅系統,CF1為柴油引擎。另外CG4、CG5、CG6是廣州本田98-02。
第一代stream
第一代stream的外觀的外形還沒有那么像旅行車,尺寸雖然比奧德賽要小,03款時韻,但是尺寸本身不小(長度4550mm),往后的stream也一直保持這個長度變化不大。
第一代stream的三維
對比同時期的豐田逸致/馬自達premacy(國內自達普力馬)還是要略大一些。
Mazda premacy 2003
尾部設計堪稱經典,豎狀的尾燈和和高位剎車燈連成一體,繞了尾窗大半圈。這個設計在當時十分大膽,在現在都非常少見。
第一代stream在生產周期間經歷了一次小改款,主要在于對前臉進行了修改。
后期版的stream時韻
經典的尾部依舊保留,只是將倒車指示燈和后霧燈的位置由后保險杠移到后牌照框處。
后期版的 stream時韻
內飾是當時本田的風格,設計什么的四平八穩以功能性為主,各種按鍵布局十分合理。早期版本的多媒體都是CD,后期改款加入了導航這樣的在當時很高大上的配置。
空間表現非常不錯,第二排地板是純平的,橫向寬度相對于1695mm的車寬也還可以接受。
第三排看起來比較寒酸,不過這類型MPV都差不多這樣。
第三排不可以50/50分割,但可以折疊放平。第一代stream的折疊機構比較復雜(靠背和坐墊分別翻轉分兩段鋪在后面)。
第一代本田stream代號RN,具體包括RN1、RN2、RN3、RN4、RN5,分別搭載不同的動力系統(1.7/2.0/兩驅/四驅)。進口到國內的stream時韻多是為RN3,搭載156匹馬力的K20A發動機。
怠速電機?馬達齒?節氣門?空流計?氧傳感器?
stream車型于2007年換代。另外,當時進口到國內的stream時韻價格高達28萬,完全看齊當時國產的奧德賽,所以保有量并不多。
第二代stream
本田時韻rn3,的這個現在是沒有的 啊
第二代stream于2007年亮相,這一代車型并沒有繼續在國內銷售。
整車尺寸和第一代相差不大,不過車身高度下下降不少(1500mm)。
第二代stream三維(左圖)
另外,stream還有RS車型,有更大尺寸輪轂和運動化套件,再改個低趴特別帥。
尾部設計有變化,尾燈更加長,類似于同時期的CRV。
內飾算是跟上時代,不過類似飛度的風格還是依然以功能性為主。
空間和上一代差別不大,甚至頭部空間還略有下降(由于車身高度的下降)。
日本版杰德
回到開頭的話題,雖然杰德和stream并不是名義意義上的換代,但是兩者來歷和定位相同,并承擔了同樣的市場角色,實際上這兩款車可以視為換代關系,甚至說杰德是第三代stream的也不過分。
沒有,全靠硬背。不過如大燈等分左右的,右邊那個大燈編碼第一部分最后一位數字(有時是倒數第二位)要小于左邊。如33101-SDA,CM大燈R,33151-SDA,CM大燈L。多學多看多接電話。
那么按輩分,stream時韻應該可以算是杰德的爺爺吧...你們覺得呢?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喜歡的不要忘了關注點贊,轉發收藏一波啦!
清洗一下節氣門,從新進行怠速學習!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