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德賽到底什么意思,奧德賽有什么含義
上期寫了GL8的故事,2020年底的時候,本田在日本本土發布了第六代奧德賽。想必用不了多久,廣汽本田便會照搬過來,畢竟國內引進的一直都是奧德賽的日版車型。而對于日版奧德賽,你又了解多少呢?
從19年前第一次引進奧德賽開始,這個名字就比其他暢銷車洋氣,直到現在,哪怕是真正奧德賽車主也不見得知道這個名字的含義,比如我們店長楊老板。
所以本著「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原則,我們簡單了解下這個名字的來歷。
如果翻看外國詞典,奧德賽有什么含義,「Odyssey」一詞大多代表「一次帶有冒險精神的旅行」。真正的來源其實是古希臘神話《Odyssey》。傳說,奧德修斯經歷十年艱苦進攻特洛伊城之后,帶領遠征船隊返航,期間多次遭受波塞冬的伏擊,僅奧德修斯一人回到故里,又與兒子一起勇斗早已顛覆的政權,最終與妻子團聚。
所以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本田的這臺車就是為「家」準備的。
第一代:堅持后的曙光
其實奧德賽的設計初衷并不是為了日本本土市場,而是為了開拓北美市場。早在1990年,本田就計劃在美國建廠,研發一款搭載6缸發動機的,適合多人乘坐的MPV。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由于日本遇上金融危機,考慮到成本風險,本田終止了該車型的研發進程。
現代英文中的奧德賽本是旅行者的意思,源于古希臘神話,是浪漫冒險的象征。當初,日本本田的研究設計人員在進行開發研究時,循著當年古希臘英雄史詩所敘述的歷程,足跡跑遍了半個歐洲去尋求其浪漫理念的源頭。
項目組從美國回日本后,仍不愿放棄,堅信這是新的市場突破點,所以繼續投身于研發本田首款MPV的工作當中。結果根據調查顯示,日本選擇MPV并非商用,而是主要用于長途旅行和周末度假。
項目組從中受到啟發,決定造一款即擁有傳統MPV的優勢,又能具備流線外觀的全新車型。內部代號PJ,就是「Personal Jet私人飛機」的縮寫。
奧德賽是本田公司推出的一款車,于2007年1月在全國上市。配備了衛星導航系統,擁有8英寸的大顯示屏和聲音引導功能,使用可變氣門正時及升程2.4L i-VTEC高性能發動機。07款奧德賽于2007年1月在全國上市車頭部的前格柵經過重新。
1994年,隨著日本金融危機的結束,本田也宣布「首款MPV」上市銷售,并取名為我們文章開頭所提到的「Odyssey」奧德賽。
為了節約成本,奧德賽基于「雅閣」平臺打造,并由本田狹山工廠進行生產。事實證明,本田首款MPV在日本本土是成功的。
新車一經推出便在日本國內受到廣泛好評,1995年的銷量超過了12萬臺,到1997年9月,第一代奧德賽已累計售出超過30萬臺,并打破了「思域」的銷售紀錄,成為本田最暢銷的新車。
1995-2000年,在歐洲市場,第一代奧德賽被稱為「Shuttle」,Shuttle在當時就指那些「短途往返汽車」,所以看得出來本田對歐版的定位了。
1996年,第一代奧德賽進口中國,名字最初被定為「朗程」,總共進口了4000輛,當時的售價超過40萬元。如果你身邊有人擁有過這臺車,至少曾經也是個蠻有錢的土豪了。
然而,第一代奧德賽在美國市場的表現卻并不盡如人意,他們需要的是空間更大、動力更強、帶側滑門的MPV。
因此從第二代奧德賽開始,便有了日版和美版之分。
第二代:北美翻身仗
1999年年底,也就是第一代奧德賽問世5年之后,本田在日本本土推出了第二代奧德賽。
兄弟們這內飾很熟悉了吧,因為第二代奧德賽在2002年由廣本進行了國產。
當時的價格降到了30萬元之內,排量只有2.3L一種選擇。名字則拋棄了「朗程」,正式啟用「奧德賽」。
而在大洋彼岸,吸取了初代失敗的教訓,美版奧德賽變得更大,并且加入了老美最喜歡的「電滑門」,而且還給了3.5L的V6發動機, 種種專屬待遇,二代奧德賽在北美大獲成功。
然后本田的騷操作來了,美版奧德賽后面還被本田引入日本本土銷售,并重新命名為「LaGreat」,而且定位為高于日版奧德賽,這難道就是「我兒是我爹」?
第三代:顛覆級的產品
2003年,本田帶來了第三代奧德賽。前衛的外觀和低矮的車身讓它看起來更像是一款旅行車,設計靈感來自于「黑豹」。2.4L的 i-VTEC L4發動機,搭配CVT。而四驅版和Absolute運動版,則采用5AT。
2005年,國產第三代奧德賽上市,動力系統還是2.4L i-VTEC L4發動機,不過是直接搭配的5AT,不知道算不算賺了。
不過這顆發動機可有說頭了,它并不是F系列發動機,而是大家熟知的K24A,Absolute車型更是將一副紅頭K24A放進機艙,這也讓三代車型成了JDM新寵。
同樣是2005年,北美版奧德賽推出,外觀不像日版具有攻擊性,更大的車身與電滑門也被保留,增加了八座車型,再次點燃了老美的購買熱情。
同時,車內氛圍更豪華,還有后排小電視,老美看完直接就掏錢了,畢竟當年有這玩意兒的車確實不多。
第四代:改動不大,穩住就行
2008年發布的第四代車型則顯得并沒有大跨步前進。外觀上看,借鑒了FCX概念車,看起來并不像是MPV,倒像是一臺大號的Hatchback。
有趣的是,第四代奧德賽開始搭載ECON系統,相當于現在的經濟模式,以「肉」省油。
2010年,北美版的第四代奧德賽面世,外觀和日版基本沒啥共同點,車身尺寸又變大了,電滑門、八座、包括3.5L V6也保留了下來。
本田真不愧是老處女座了,中期改款直接加入了車載吸塵器,簡直喪心病狂。
第五代:守衛「家用MPV」頭把交椅
2013年,第五代奧德賽在日本上市。奧德賽在推出20年之際,終于堂堂正正地做一回MPV了。其車身尺寸全面超越前四代車型,車內空間表現得到顯著提升,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終于舍得給咱用「電滑門」了,淚目。
2014年,國產第五代奧德賽上市。采用2+2+3的布局,第二排為兩個獨立的航空座椅,搭載2.4L發動機+CVT變速箱的動力組合,2019年推出搭載i-MMD混動系統的奧德賽銳?混動之后,汽油版車型隨之停產,現在全系混動。
第六代:日版貴過埃爾法?
目前,第六代奧德賽已在日本率先上市,售價區間為349.5-428.6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2.35-27.42萬元。估計在2022年引入國內。
然后我發現個好玩的地方,雖然我知道日本埃爾法很便宜,但是沒想到比奧德賽還便宜。做個對比,國產奧德賽目前的售價是22.98-37.68萬元,雖說高配車型高出10萬元,但起售價與日版基本持平。再看埃爾法在國內的售價,是不是覺得奧德賽的性價比極高?
日版還是用的排擋,不知道國內版本會不會會使用電子檔把。
第六代奧德賽還增加了全黑化的版本,整車的鍍鉻裝飾條被消除得所剩無幾,看來是準備主打年輕人市場了。
寫在最后
30萬也可以選擇乘坐舒適度一流的GL8,可是GL8的商務氣息過于濃厚,不太契合家用場景,而奧德賽的價值在于「極端的家用MPV思維」。
奧德賽形容艱苦的跋涉,漫長而充滿危險的歷程,歸來、有智慧、幸運、勇敢、堅強等。也就是說,只要是奧德修斯的經歷可以體現的特點,都可以作為“奧德賽”的含義。而后帶有“奧德賽”標簽的游戲作品中,多多少少都能體現到“奧。
又或者說,再等等已確定引入國產全新豐田塞納和全新起亞嘉華,據說它們的起售價很有可能控制在30萬以內。
以前還有個飲料叫奧德賽,同學的英語盤里也有奧德賽。解析: 奧德賽是人名。最早出現在古希臘盲人詩人荷馬的長篇史詩《荷馬史詩》中,分上下兩部。上部叫《伊利亞特》,下部叫《奧德賽》。說的是古代希臘城邦之間的戰爭,其中最有名的是特洛。
那么問題來了,家用MPV你會首選奧德賽嗎?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