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奧迪a6allroad評測,奧迪a6
在以前的汽車市場,大伙都遵循著固有的公式開發產品,盡管每一家的設計語言都大相徑庭,但基礎的造型卻是出奇的一致,都是圍繞轎車、SUV等市面上較為熱門的類別。而在21年前的巴黎國際車展上,奧迪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產品-A6 allroad。它在設計上融合了當時旅行車和SUV的元素,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視覺觀感。如今,第四代的A6 Allroad也來到我們面前,新車基于最新一代A6打造而來,在全方面都跟上了目前消費者的需要。
熟悉但又陌生的設計
新款奧迪A6allroad的內飾設計與A6基本一致,但在裝飾材料的使用上有明顯的區別。新款實拍車的中控臺采用銀色裝飾,非常時尚。中控臺頂部采用軟性材質包裹,并輔以精致的縫線裝飾,給人一種精致感。新車的三輻真皮手感細膩,握感。
高級的食材往往只需要一些非常簡單的烹飪方式就可以賦予味蕾最純粹的體驗。很顯然,A6 allroad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高級的“食材”,所以在外觀上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在初代A6 allroad身上的設計元素,比如車頂的行李架、粗獷的輪眉以及更寬的輪距等。當然,為了貼合現在市場審美,并且也與相似度極高的A6 Avant劃分出差異,A6 allroad還是有著自己的一些特征,前進氣格柵使用了豎向鍍鉻進行填充,但我們這臺試駕車使用了黑色高光套件,前中網進行了全黑處理,運動感會更出色。
同樣的設計我們在Q7、Q5上都可以看到,這也說明奧迪對A6 allroad的通過性是有信心的,同時相比橫向設計,豎向更加突出整個前臉的高度,使其更有張力。兩側矩陣式LED大燈和A6如出一轍,沒有任何改變,但其照明效果和功能絕對是沒有問題。
奧迪A6allroad擁有2.0T和3.0T渦輪增壓發動機,其中3.0T使用V6發動機。有趣的是,新奧迪A6allroad有三種配置,但這三種配置的功率參數也配備了三種類型,最大功率分別為190馬力、245馬力和340馬力,峰值扭矩分別為320n·m。
側面在旅行車先天的優勢下營造出優雅且流暢的視覺觀感,細心留意的話,可以發現下方帶有“Quattro”字樣的亮黑飾板。A6 allroad配備了20英寸輪轂,在高度上恰好與車身形成50:50的比例,提供更多敦實的力量感。前后輪眉都遍布著黑色塑料飾板,跨界屬性非常明顯。尺寸方面,A6 allroad長寬高分別為4951*1902*1498mm,軸距為2925mm,對比上一代車型有了一定程度提升,勢必會帶來更加優秀的車內空間。
車尾非常簡潔,可以理解成直接套用A6L的設計,右下角甚至連奧迪家族彰顯動力性能的“XXTFSI”都沒有,取而代之則是“allroad”標識。
科技感突出,儲物空間堪憂
側身方面,奧迪A6 Allroad線條相對凌厲,熏黑行李架和亮灰色輪眉裝飾板,有效豐富了側身的視覺觀感。空間方面,奧迪A6 Allroad的長寬高分別為4951/1902/1498 毫米,軸距為2925毫米,尺寸數據與沃爾沃V90 Cross Country不相上下,。
車內使用了奧迪最新一代虛擬座艙,三塊液晶屏幕帶來極為濃郁的科技感,同時大面積的木紋材質以及鋼琴烤漆,也渲染出作為一款豪車該有的高級氛圍。值得注意的是,方向盤采用的是四輻式造型而不是轎車版本的三幅式設計。
不過稍顯遺憾的是,由于操作臺布置了一塊用于控制空調系統的液晶屏,而且底部也沒有進行掏空處理,所以中間通道只有兩個杯架,其余沒有任何可以放置物品的空間,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
座椅仍有優化空間,后備箱是亮點
乘坐方面,前排座椅雖然可供調節的選項不多,但舒適度讓人滿意,靠背與身體的貼合度很高,中間沒有太過鏤空的區域,長時間駕駛也不會感到太多壓力出現。后排則是需要提出批評,一貫以來的坐墊硬和靠背陡問題依舊存在,很容易產生疲勞感。此外,由于沒有針對軸距進行加長,所以腿部空間自然不像國產A6L那般富余,前排調整成1米8(駕駛員)的坐姿,后排仍有一拳以上的距離,雖然不能在乘坐過程中有更多空間放松,但應付家用還是沒有問題。車頂采用分段式天窗設計,前后互不干擾,只是控制模塊還是在前排,如果能把控制權也給到后排的話會更方便。
當然,選擇Allroad車型的買家自然是看重它靈活的車內空間,寬敞的后備廂直接與車廂聯通,可以做到和傳統SUV無異的裝載能力。打開電尾門,映入眼簾的是565L超大容積的后備廂,并且將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拓展成1680L,中間連接處非常平整,直接躺在上面也沒有任何不適。
天作之合的三大件
除了個性的外觀以及良好的實用性表現之外,A6 allroad還是一款充滿著駕駛樂趣的一臺旅行車,沒錯,allroad,它開著真的很好玩。別看它自重超過兩噸,但在路上的輕盈感非常明顯,而這種輕盈則是來源于它優秀的底盤調校以及強悍的動力性能。
A6 allroad搭載了3.0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同時匹配上48V輕混動力系統,最大馬力來到340匹,峰值扭矩則為500Nm,百公里加速時間僅需5.3秒,這樣的性能開起來沒有任何問題。
雖然參數看上去自然就會讓人聯想到激進暴力的駕駛體感,但恰恰相反,奧迪的工程師并不想讓你開這臺車去劈彎,而是讓你輕松寫意,沒有后顧之憂去享受旅行。動力輸出呈線性遞增的趨勢,感受很像一臺自吸發動機,強大的馬力和扭矩可以讓發動機以更低的轉速來滿足對應的加速請求,這也提升了NVH的表現。雖然8AT變速箱缺席,奧迪a6,但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和發動機的匹配程度同樣可以用天作之合來形容,速度收放自如,對于駕駛員的意圖分析透徹,并且能準確切換到對應擋位。
雖然參數看上去自然就會讓人聯想到激進暴力的駕駛體感,但恰恰相反,奧迪的工程師并不想讓你開這臺車去劈彎,而是讓你輕松寫意,沒有后顧之憂去享受旅行。動力輸出呈線性遞增的趨勢,感受很像一臺自吸發動機,強大的馬力和扭矩可以讓發動機以更低的轉速來滿足對應的加速請求,這也提升了NVH的表現。雖然8AT變速箱缺席,但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和發動機的匹配程度同樣可以用天作之合來形容,速度收放自如,對于駕駛員的意圖分析透徹,并且能準確切換到對應擋位。
這款奧迪A6 Allroad的外觀與兄弟姐妹相同。最新的家庭設計語言。線條清晰,邊緣和角落非常清晰。與以前的“以前的模特”相比,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干練而充滿活力的感覺,而不是舊的柔軟感覺,因此我看起來像個年輕人。新的全方。
將擋把往下撥,再將模式切換成動態,就可以激發出這臺車最強狀態,能感覺到發動機的聲音一下子就變得高亢起來,評測,并且也更容易挑動它的轉速指針,雙離合變速箱鏗鏘有力的降擋動作非常過癮,隨叫隨到沒有一點遲疑的動力響應讓你感覺自己像是在開一臺電動車。
如果把發動機和變速箱比作一匹馬,那么底盤就相當于騎手握著的那根韁繩,可以讓你牢牢把握住整臺車。A6 allroad采用前后五連桿獨立懸掛以及空氣彈簧,面對路面上的細碎顛簸時都能最大程度削減其沖擊能量,保證乘客的舒適性,而且它并不是那種拒絕一切的設定,依然保留著基礎的路面信息。
轉向還是奧迪集團一貫以來的電子味,雖然不能讓你獲得和輪胎較勁的手感,但精準度卻出奇的高,讓我在山路上更好的完成走線動作。雖然車長接近5米,但車尾并沒有出現脫節的情況,反倒是多了緊致感,給到的信心也更足。
總結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