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閣四驅,君閣改四驅
全球試駕報告,我們只出品干貨。
皮卡的魅力在于,作為一個平臺,它可以提供給用戶以及汽車企業多樣化的可能。對于用戶而言,通過改變貨箱的形式,皮卡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而對于汽車企業而言,一個完善的皮卡平臺可以幫助它們去衍生出工具型的SUV,甚至是MPV。比如說,接下來我們要聊到的這輛豐田Innova,就是基于海拉克斯皮卡平臺打造而來的一款MPV,而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代神車海拉克斯的產品架構里最有意思的衍生產品了。(注:本文首發于越野e族。)
在本世紀初期,豐田正式在東南亞開啟了IMV項目,這個項目由豐田在東南亞的分支機構泰國豐田主導開發,一共包含三款一切從實用性角度出發的工具車型。包括了海拉克斯皮卡、工具型SUV豐田Fortuner以及這款豐田Innova。關于豐田Fortuner的歷史,在此前我們已經明確的進行過闡述,所以這里不多費筆墨。
和海拉克斯皮卡以及豐田Fortuner一樣,豐田Innova鎖定的也同樣是工具車的市場,不過它更多的將這一市場細化到了商用工具型MPV的細分領域。這個細分領域是東南亞市場所特有的,一方面,在車內空間的布局上,這一類車型會全面的考慮到MPV的基本屬性,而非傳統的廂式車。另一方面,考慮到東南亞市場特殊的路況環境,這一類車型都會或多或少的通過增加離地間隙的方式來提升通過性,與此同時,對于車輛的承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去。
所以,這一類車型其實更像是將廂式MPV和家用MPV進行融合后的產品。根據尺寸的不同,這一類商用工具型MPV也在東南亞市場有了進一步的細分,誕生了像三菱Xpander、本田BR-V這樣的小型化產品。也包括像豐田Innova、三菱君閣這樣的緊湊型產品。還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分市場。
在這樣的產品訴求下,基于海拉克斯的皮卡平臺來打造一款MPV,也就變得理所當然。所以,在2004年,豐田就率先在印度尼西亞市場推出了第一代的豐田Innova,內部代號為AN40。并且在隨后推向了整個東南亞市場以及像牙買加等這一類的非東南亞地區第三世界國家市場。
說實話,基于海拉克斯皮卡平臺打造而來的豐田Innova并不好看。非承載式車身的架構使得其呈現出了與硬派越野車一致的硬點構成——前后車輪的軸線要低于車廂地板的線條,形成了一種車輪把車身架起來的既視感。而作為一輛MPV,內部空間的限制又使得豐田Innova的輪口直徑不能像海拉克斯皮卡以及豐田Fortuner那樣任性,與此同時,輪胎的尺寸也被限制在一個MPV應該有的合理范圍內。所以,就整體上來看,豐田Innova的車身就像是被四個小輪胎架起來一樣。
再加上類似于單廂車的設計,以及在皮卡的非承載式車身平臺架構下很容易出現的窄高的情況,豐田Innova的看起來也并不是那么的穩當,下盤明確缺乏設計上的視覺張力。而在一切從簡的主導思想下,第一代豐田Innova的整車型面也沒有太多的變化,或者說,壓根就沒有變化。幾塊平直的大面構成的整車形體大幅度的降低了第一代豐田Innova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難度。當然了,作為MPV應該有的側滑門也一切從簡了,變成了傳統的順開式車門了。
就前臉的細節上來看,第一代豐田Innova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大發森雅,也就是現在還在一汽生產的那輛小面包,從造型的角度來看,我們完全可以把豐田Innova理解為加大碼的森雅。
在2008年,第一代豐田Innova正式推出了小改款的車型,不過這一次小改款的變化并不大,只是調整了進氣格柵以及前后保險杠面罩的設計,同時調整了尾部的細節。但是整體風格相比于改款前并沒有太大的優化。不過在配置方面,這一次小改款的豐田Innova最大的變化在于增加了車門的防撞梁,改變了此前側碰安全性欠佳的問題。
最好的是三菱帕杰羅,超時四驅的,39.8-56.1萬 還有幾個適時四驅的 現在三菱最小的城市越野車是三菱勁炫 18-20多萬 大一點的能就是MPV和SUV的交叉車型君閣 這個不推薦 再大一點的就是三菱歐藍德 EX 26.2-31.
在2011年,第一代豐田Innova又迎來了第二次小改款,這一此改款的變化將大燈也涵蓋在內,由于大燈形象的調整,所以第二次小改款的豐田Innova就變得更加時尚了一些。另外中控臺也進行了相應的更新。
在2013年8月,第一代豐田Innova則迎來了第三次小改款,第三次小改款的車型在第二次改款的基礎上換裝了尺寸更大的進氣格柵,配合進氣格柵的變化,前保險杠的形象也進行了重新設計。在車輛內部則采用了四輻式的方向盤,并且雙安全氣囊成為了標準配置。
三菱 君閣 2.0L自動檔 七座 豪華型 2011款(20萬以內唯一非承載式合資車后驅車,帕杰羅底盤,空間比肩20萬以上的MPV)起亞 進口新佳樂 2.0L 汽油 7座 自動標準版 2013款 (最具性價比的進口MPV車型,適合家用,配置較齊)。
內飾的設計是當時標準的豐田式設計,中控臺的功能全部融合在了以銀色飾條構成的操控區域內,當然了,這個設計也沒有太多的設計感。副儀表板的造型也一切從使用出發,保證了足夠大的前排腿部空間。
初期上市的第一代豐田Innova搭載了內部代號為1TR-FE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作為入門配置,最大輸出功率100千瓦。高配車型則是搭載內部代號為2TR-FE的2.7L直列四缸發動機,。在柴油動力方面則提供2.5L 2KD-FTV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75千瓦。與之匹配的是五速手動變速箱和四速自動變速箱。而2.7L版本車型則只提供四速自動變速箱的一種選擇,由于需求較低,2.7L版本車型只出現在印尼市場。在驅動形式方面,處于運載需求的考慮,豐田Innova全系也只提供后輪驅動一種架構,并沒有四驅系統可選。而那個非獨立的后驅動橋也成為了豐田Innova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特點。
從尺寸上來看,第一代豐田Innova的車身長度為4555毫米,車身寬度為1770毫米,車身高度為1750毫米,軸距則達到2750毫米。最大承載能力則達到1665千克。
憑借著巨大的空間以及優異的承載性能,君閣改四驅,第一代豐田Innova在東南亞等第三世界國家首次備受行業用戶的歡迎,大規模的出現在了出租車市場、外包技術團隊等行業市場。當然,也包括了大量的個體商戶。在這一細分市場占據了巨大的份額,所以它的生產也從2004年一直延續到了2015年。
憑借著巨大的空間以及優異的承載性能,第一代豐田Innova在東南亞等第三世界國家首次備受行業用戶的歡迎,大規模的出現在了出租車市場、外包技術團隊等行業市場。當然,也包括了大量的個體商戶。在這一細分市場占據了巨大的份額,所以它的生產也從2004年一直延續到了2015年。
君閣是老款帕杰羅的地盤,就是老2.4帕杰羅的那個,現在停產了,如果改四驅大約在2000到
和全新的豐田Fortuner一樣,第二代豐田Innova也基于新一代的海拉克斯皮卡平臺打造。其主打的細分市場也沒有任何的變化,依舊是商用MPV的細分市場。
不過,在豐田全新的Keen Look設計理念下,第二代豐田Innova顯然要比它的前輩好看了一些。雖然皮卡平臺的架構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第二代豐田Innova比例失衡的問題,但是就細節的設計上來看,第二代車型顯然增加了不少的設計感。窗框線條在D柱位置的上挑讓整車的形象活潑了不少,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本身就顯得過于高挑的整車形體,使得整車的風格得到了統一。
尾部的設計變成了橫置的尾燈,而且尾燈的形象還加入了一些特征上的變化,構成了類似于鐮刀的風格。在后保險杠下方,也有了小護板之類的小細節。和上一代車型一樣,第二代豐田Innova出于實用性的考慮,后備箱的開口依舊很低,而且車尾也依舊很平直。
在動力方面,第二代豐田Innova一共提供了2.0L和2.7L兩款汽油發動機以及2.4L和2.8L兩款柴油發動機的選擇。汽油發動機依舊是原來的配方,只是2.0L版本的車型最大輸出功率提升到了102千瓦,最大扭矩190牛米。2.7L版本車型提升到121千瓦,最大扭矩246牛米。
相比于第一代車型而言,第二代豐田Innova的車身尺寸變化并不大,車身長度為4735毫米,車身寬度增加到1830毫米,車身高度增加到1795毫米,軸距則保持在了2750毫米的水平。
根據市場的不同,第二代豐田Innova的配置也有所變化。而目前這款車型也正在東南亞等第三世界國家市場熱銷,根據不同的市場推出差異化的產品,這才是豐田能夠保持足夠大的利潤空間的保證。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