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馬奔馳保邊疆曲譜,廖昌永駿馬奔馳保邊疆簡譜
“嘍丑當、丑嘍當,嘍當當……”一敲起癩子鑼鼓,賀志燦就兩眼放光、精氣十足。鼓點配合鑼音,老賀敲出的旋律時而密集鏗鏘,如駿馬奔騰;時而舒緩綿長,如細水流淌……
癩子鑼鼓流傳于重慶梁平鄉間,已有上千年歷史。2006年,廖昌永駿馬奔馳保邊疆簡譜,這一音樂風格鮮明、鄉土氣息濃厚的巴渝民間器樂,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賀志燦自小就與癩子鑼鼓結緣。“我父親是梁平民間劇團的一名鼓師,走村串戶表演癩子鑼鼓時,都把我帶上。”賀志燦說,“那時十里八鄉的鄉親,一聽有演出,就像過節一樣聚攏來看。”咚咚的鼓點、清脆的鑼音響徹鄉野,也“印進”了賀志燦的心里。
http://www.yuesha.com/bbs/dispbbs.asp?boardID=77&ID=11463&page=2 笛子曲譜《駿馬奔馳保邊疆》
癩子鑼鼓根植于民間,只有讓更多人了解、認識,這項技藝才能后繼有人、發揚光大。成為癩子鑼鼓非遺傳承人后,賀志燦覺得自己有責任讓更多人接觸、體驗到這項技藝的魅力。
歡快節奏感強的二胡曲子有很多,如:《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奔馳在千里草原》、《賽馬》、《二胡隨想曲3號~炫動》、《駿馬奔馳保邊疆》等,這里推薦一首二胡獨奏曲《戰馬奔騰》。《戰馬奔騰》是二胡演奏家陳耀星在二十。
起初,賀志燦是自掏腰包購買樂器,騰出家里的堂屋當起了教室,開門免費教學。剛開始效果還可以,但慢慢地,孩子們覺得學鑼鼓枯燥,上手容易、熟練難,學幾次就不來了。
A調。不過,我個人覺得,只要不是參加比賽或者考級什么的,哪個調無所謂,只要好聽,完全可以融入自己的風格。而且這也要看二胡本身的質量,好一點的二胡完全可以勝任高音,但差一些的,高音拉出來音調就很模糊,有點拖泥帶水。
“要讓更多人接受這項技藝,需要創新。”賀志燦說,傳統的癩子鑼鼓曲目,都是坐著打,幾乎沒有身體動作,比較呆板。要吸引孩子們學,更要提高趣味性、觀賞性。
在走訪梁平民間老藝人、收集傳統曲譜的基礎上,賀志燦還自己編寫了100多首現代曲譜和癩子鑼鼓教材,讓癩子鑼鼓更簡單易學。
這些嘗試見到了效果,不少人主動報名學習,賀志燦家10多平方米的堂屋一下子被擠滿了……
↑癩子鑼鼓非遺傳承人賀志燦(中間站立者)在傳授技藝。受訪者供圖
在賀志燦的影響下,妻子李東明也是癩子鑼鼓的行家里手。“雖然演起來是滿臉笑,但說起來也有委屈。”李東明說,這些年,老賀又教鑼鼓又編曲,不但不掙錢,還要往里貼錢,這讓她一開始很難接受。
“家里最困難的時候,房子漏水了都沒錢補,還這么癡迷于教學生,你到底圖啥?”李東明埋怨丈夫。“我就想著不能讓傳統技藝在我手里失傳了,看著這么多娃娃會打鑼鼓,我就覺得付出是值得的。”賀志燦安慰著妻子。
回如下圖: 《駿馬奔馳保邊疆》是蔣大為演唱的歌曲,由蔣大為作詞作曲,創作于1979年,收錄于專輯《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于1989年1月出版發行。 歌曲是蔣大為在體驗了軍旅生活后創作的一首歌曲,他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
為了讓更多孩子接觸到這種中國傳統民間器樂,賀志燦還想著到學校去開設癩子鑼鼓公益課。
在來寶小學,眭淼跟隨賀志燦學了6年的癩子鑼鼓,一招一式都練得有板有眼。她還帶著《喜盈門》等曲目,登上了國家級民族器樂大賽的舞臺。如今已是大學生的眭淼,還是忘不了這門技藝,每到節假日,她常會介紹同學找賀志燦學藝。“一個徒弟帶來一批徒弟,讓大家知道鄉村還有這么好的文化寶貝,這門技藝才能越傳越廣。”
↑癩子鑼鼓非遺傳承人賀志燦(中間站立者)在傳授技藝。受訪者供圖
“梁平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包括癩子鑼鼓在內的傳統非遺技藝就有100項,傳承人有240多人。”梁平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陶斯平介紹,像賀志燦這樣的傳承人,帶著非遺既進鄰里人家,也登大雅之堂,讓更多人得以體驗傳統文化魅力,讓鄉土技藝煥發了新的光彩。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