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排行榜,為什么不建議買油電混合
【有車以后 資訊】9月和10月向來都是汽車市場銷售的旺季。尤其是受到疫情的影響,這兩個月更是被各大廠商寄予厚望。然而,“金九”似乎并沒有到來,汽車市場的表現不及預期,相比前幾個月也是表現平平。那10月的銷量又是如何呢?又能否強勢上漲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10月份的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來看各家都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值得注意的是,為什么不建議買油電混合,本次的排名是基于新車交強險數據,該數據能可觀體現車輛的實際銷售情況。
10月BEV車型銷量
第一名:五菱宏光MINI EV
1、宏光MINIEV 五菱宏光miniev一直都是“王者級別”,從上市以來它已經七度登頂全球新能源單一車型銷量第一,也是實打實的新能源百萬銷量品牌,人民五菱還是讓人信得過的!如果想入手高顏值代步車,五菱宏光miniev真的可以作為。
銷量:40376輛
排在新能源車銷量第一名的,毫無懸念又是五菱宏光MINI EV,它以40376輛的銷量成績奪取冠軍。它已經蟬聯26個月中國品牌純電汽車銷量第一名。除了該殊榮以外,它還是10月轎車銷量榜第一,表現可以說是相當亮眼。尺寸小、能耗低、做工扎實,同時還有著較低的入手門檻,這樣的優勢令宏光MINI EV成為當之無愧的市區代步神車。另外,它還有官方改件的推出,令其可玩性大大提高。這樣的一臺小車,更像是年輕人的第一臺“大玩具”。
第二名:比亞迪海豚
銷量: 23846輛
第三名:比亞迪元PLUS
銷量:18275輛
排在10月BEV車型銷量榜單第三名的還是比亞迪的車型——元PLUS。看回比亞迪元PLUS過去的銷量你就會發現,新車自上市以來,銷量一直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除了剛開始銷售的前幾個月,元PLUS基本都能維持在上萬臺的單月銷量,對于一臺純電動車而言,實屬不易。實際體驗過元PLUS你就會發現,它的確是一臺面面俱到的車,設計設計很有想法,同時在配置上也保持著國產車一如既往的高水準。DiLink系統功能性強,上手難度低的優點,消費者也是看在眼里。
1、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具備電池、電機、電控及芯片等全產業的核心技術,車型更是覆蓋乘用車和商用車。從新能源汽車發展至今,比亞迪的銷量每年都名列前茅,可見它的市場認可是比較高的。2、特斯拉:特斯拉是美國。
10月PHEV車型銷量
第一名:比亞迪宋PLUS DM-i
銷量:27879輛
比亞迪宋PLUS榮獲10月份SUV銷量冠軍,同時,宋PLUS DM-i也是PHEV銷量冠軍。雙料冠軍足以說明宋PLUS的強大。賣著燃油車的價格,卻能享受新能源車的優惠政策,消費者看著開心,對手聽到流淚。而且它的配置水準,也完全達到同價位燃油車的水平,540度影像、遙控泊車、全景天窗、中控大屏等配置都是全系標配的。最重要的是,作為一臺插混車型,它的虧電油耗最低只需4.4L/100km,哪怕你把它當一臺油車開,不充電,它的能耗也比一般油車低。這樣的宋PLUS DM-i實在太能打。
4、上汽通用五菱。五菱順勢推出了熱度極高的”五菱宏光MINIEV”,這款車一經上市就在新能源市場上炸開了鍋,曾連續9個月奪得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甚至一度碾壓特斯拉 成為全球電動車銷量第一。5、吉利。吉利進入新能源。
第二名:比亞迪秦PLUS DM-i
2022年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是:比亞迪、特斯拉、汽通用五菱。根據9月銷量數據顯示,2022年9月新能源汽車車企銷量排行榜中,比亞迪銷量為200973輛, 位居第一,較去年同期上漲187.01%。特斯拉汽車以83135輛的銷量位居第。
銷量:13553輛
第三名:比亞迪漢DM
銷量:12553輛
PHEV榜單第三名,還是比亞迪的車型,這次是漢DM。與上面兩款DM-i車型不同,漢是擁有性能更強的DM-p車型供消費選擇的。漢DM身處的20萬級別轎車市場,過去一直是合資品牌的天下,鮮有自主品牌轎車能突圍而出。漢DM能獲得如此銷量,更是值得大家去多加贊揚。從廠家的宣傳角度看,漢想搶占的可不單單是普通合資轎車市場份額這么簡單,它想直面的可是BBA的34C,甚至是56E。要么不打,要打就打精銳,漢DM后續會有怎樣的表現,的確非常值得期待。
4、蔚來 蔚來是國內豪華電動汽車代表品牌之一,旗下包括蔚來EC6、蔚來ES8、蔚來ES6、蔚來EVE、蔚來ET7等。5、理想 理想汽車是由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創立的一個豪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公司于2015年7月創立,總部位于北京,。
排在PHEV榜的4、5、6名是唐DM、理想L9以及宋Pro DM-i,銷量分別是12228輛、9135輛和7825輛。鑒于上面已經充分強調比亞迪的優勢了,因此唐DM和宋Pro DM-i就不再多加介紹了,不然真的就像是廣告一樣。自稱“500萬內最好”的理想L9,從銷量上看還是擁有很多“擁躉”的。我自己也體驗過,不得不說,理想真的很懂中年男人。雖然沒有什么先進的核心技術,但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配的恰到好處。只是L系列的快速拓展,L8和L7的相繼推出,理想的產能將會迎來巨大的挑戰。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