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新能源,長安新能源汽車5萬左右
撰文 / 吳 靜
設計 / 趙昊然
在新能源的浪潮下,自主車企和合資車企的市場地位已經出現大逆轉。
根據國內車市批發銷量數據,今年10月,比亞迪再次奪冠,吉利和長安則是首次超過南北大眾分別位列第二、第三。
10月國內車市銷量的冠亞季軍,長安新能源汽車5萬左右,全部被自主車企占據,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須歸功于自主車企對汽車四化不遺余力的投入。
以長安汽車為例。自 2017 年開啟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以來,長安汽車持續加快構建科技實力,全力推進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計劃”,在混合動力、純電動力、增程式混合動力等多條技術路線同時發力。
長安汽車,已然實現新能源市場的全新突破。
“科技長安”不斷進階
11月16日,“中國心”2022年度十佳發動機及混動系統榜單正式公布。
作為自主品牌代表企業,長安汽車派出藍鯨iDD混合動力系統、長安深藍超集電驅兩款動力系統,分別參與“中國心”2022年度十佳發動機及混動系統、2022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兩項評選,各自與十幾款國內主流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動力系統一較高下,經過動力性、燃油經濟性、排放、續航里程、操控性、NVH等全方位的激烈角逐,首次出征便拿下兩項大獎。
這是藍鯨動力連續6年斬獲該榜單,也是長安汽車混動系統、新能源動力系統首次上榜。
“中國心”2022年度十佳發動機及混動系統參評車型為UNI-V iDD,評委們一致認為,其搭載的藍鯨NE 1.5T混動專用發動機具備“勁”“凈”“靜”三項核心技術優勢,在單電機并聯P2技術路線下進行精細匹配,所組成的高集成度濕式三離合系統在高寒、高溫、高原等各種極限工況下均可實現澎湃動力輸出。在不搭載GPF的情況下,使用單級催化即可滿足國六b排放法規要求。車輛在駕乘舒適性、燃油經濟性方面表現優秀。
方便。1、重慶長安汽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員工建造了裝修精美的員工宿舍,給員工提供了各種生活用品及家電。公司宿舍生活設施齊全,在公司生活方便。2、公司宿舍建于公司旁讓員工避免上班時的交通問題,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公司。
此次獲獎的長安深藍七合一深度融合超集電驅系統也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5年磨一劍,長安深藍七合一深度融合超集電驅系統是長安汽車正向研發的重要成果。長安深藍通過深度集成 All in One,提升了整車空間和重量的有效利用率,讓兼顧全電和后驅的設計理念得以落地,滿足了用戶不同場景的出行需求。最高效率可達95%,累計申請專利163項,實現極致的體積、效率、重量、NVH、可靠性,為用戶提供酣暢淋漓的動力性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首創基于脈沖矢量控制和隨機頻率疊加算法,實現電池升溫高頻脈沖加熱技術,在-30℃低溫環境下電池溫升速率達4℃/min,有效解決寒冷地區整車充放電問題。此外,在重量、體積均降低的情況下,電機功率密度與效率均有提升,可滿足跨車型電驅布置兼容需求。
據悉,未來五年,長安汽車計劃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40萬輛,純電產品續航里程將達到350公里,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純電續航里程將達到80公里,純電產品每公里售價6分錢,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每公里售價9分錢。到2025年,長安汽車計。
新能源產品步入良性通道
2022年重慶車展,長安汽車攜長安深藍SL03、UNI-K iDD、UNI-V iDD、歐尚Z6 iDD、Lumin、阿維塔11等電動電氣化產品登場,一次性覆蓋入門、主流、高端三大細分市場,展現出長安汽車電動電氣化布局的階段性成果。
自此,2022重慶車展也標志著長安汽車“滿電出發”,踏上新征程。
公司經過多年產品技術、市場開發的積累與發展,長安汽車新能源業務已進入良性軌道。除了即將上市的UNI-V iDD,此前搭載藍鯨iDD混合動力系統的UNI-K iDD、歐尚Z6 iDD在市場上均已取得優秀戰績。比如,歐尚Z6 iDD連同歐尚Z6上市1個多月,訂單量便突破2.2萬輛,成功實現上市即上量。
長安新能源的車型比較豐富,主要包括微型純電動汽車奔奔EV、小型純電動SUV車型CS15 EV、緊湊型純電動三廂車逸動EV 460。在2020年,長安還將推出E-Star、E-Pro、E-Rock、E-Life等多款新車型。除此這些純電動車型,長安旗。
另一參評車型長安深藍SL03純電版也備受市場青睞。
新能源產品步入逐步進入良性通道,這背后得益于長安汽車在新能源領域數十年如一日的深耕和投入。
長安汽車2001年進入新能源領域,先后經歷技術研究、產業化推廣和市場化運行三個階段,完成了從樣車到產品的正向開發歷程。截至目前,在“三電”領域,長安汽車取得了系列技術突破。其中,長安汽車新一代超集電驅最高效率已達95%;長安七合一智慧芯實現體積減小70%、綜合性能提升70%。此外,其iBC電池管家系統可實現電池壽命延長20%以上。
自開啟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以來,長安汽車在研發、科技、生態等方面不斷進取,其在新能源平臺架構、電池等領域大力投入,預計到2025年,長安汽車將在全產業鏈上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
而在智能化領域,長安汽車以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交互三大領域技術為支撐,實現智能網聯運營,分階段打造智能汽車平臺。當前,長安汽車已掌握視覺感知、多模融合等200余項核心技術,同時,長安汽車已實現IACC、APA6.0、智能語音、飛屏互動等80余項智能化功能在量產車型上的搭載。截至2022年6月,長安汽車已擁有國內外專利7256件,其中發明專利1953件。
在如此內卷的新能源市場,科技創新永遠是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這也讓長安汽車無論是在傳統燃油車時代,還是新能源時代,始終可以保持勇立潮頭的引領者姿態。
違規轉載必究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